杜甫诗歌所表现的人格魅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20 17: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00字。
          杜甫诗歌所表现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艺术宝库中,唐诗与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备受后人推崇。它宛如丽天繁星,闪烁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光彩;又如春兰秋菊,装点着祖国的山山水水。
  这中间,最引人注目的两颗耀眼明星当数李白和杜甫,他俩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郭沫若评论李白和杜甫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确为的论。李白远祧屈骚,杜甫遥承《诗经》;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进雕赋表》),一个是浪漫主义的泰山,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巨擘。相比较而言,杜甫的诗歌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关注民生疾苦,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也因而最吸引着我,最打动着我。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兴盛急遽走向衰败的时代,他自己有过“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奢望,也经历过“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悲辛,由于仕途坎坷,兵荒马乱,饥饿流离的现实生活,逐渐使他对时代的苦难,社会的不平,人民的疾苦,家国的不幸,有了深切的体验。从安史之乱前夕到大历初的十几年间,在盛唐诗人普遍沉寂的情况下,杜甫中流砥柱,以自己的光辉照亮了整个诗坛。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精神风貌,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写到诗里,大大拓展了诗歌的题材。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后人称杜甫为“集大成者”,称其诗为“诗史”,誉其为“诗圣”,他是当之无愧的。
  我以为,从一个诗人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出一个诗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为人。因为,从理论上讲,“文学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是文学的根本特征。这一根本特征告诉我们,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不同作家由于个人遭际的不同,生活阅历的不同,所参与社会生活广度、深度的不同,文学素养高低的不同,对时代精神把握能力高下的不同,各人的“反映”是不同的,这种“反映”是主观的,它会打上作家鲜明个性的烙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正义》)这一段话,一般简括为“诗言志”、“诗缘情”。诗歌创作,可以看作是诗人“志”、“情”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从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探究其个性特征和为人,进而体察其人格的魅力。
  文学批评有一条基本原则――知人论世。确实要研究杜甫,有必要研究杜甫生平。我们且看一下他的人生轨迹。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以前)
           
   杜甫早慧,据称七岁即能诗文,《壮游》诗中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二十岁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东下姑苏,南游剡溪,放荡齐赵,裘马清狂的十年“壮游”。
 2.困守长安时期(35岁-44岁)
   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希望循着科举道路登上卿相之位。但奸臣当道,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生活日益穷困潦倒。在长安苦苦等待了十年之后,才谋得了一个看守武库的小官。
3.陷贼与为官时期(45岁-47岁)
           
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先是在陕北逃难,继而又被安史叛军俘解长安。后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