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3个字。
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及创新浅谈
潜山县文峰中学 程晶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较好的组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文学传统)的感情。
但是放眼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讲,读,背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强,记诵负担过重,容易产生一种讨厌、甚至是害怕学文言文的念头。这样一来,对文化经典精髓的汲取谈不上,长久下去,甚至会影响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新学期开始,就文言文教学,笔者就曾在班上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
A、你喜欢文言文学习吗?
B、你认为文言文学习很难吗?
C、你认为文言文学习最大的难点在哪儿?
D、对学好文言文,你有信心吗?
在调查的反馈意见中,80%的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很难,既没有信心,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难点突出表现在:
1、理解难。经常是看的迷迷糊糊,身在云里雾里。
2、背诵难。文章绕口,如背天书的感觉实在不太好。
3、老师教学方法太单一,除了教读就是让我们抄记译文,上课气氛不好,经常有“我困欲眠”的感觉
简单的调查,却能发现深刻的问题:我们常规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否则,文言文教学必然会黯然失色!改变观念,创新教学,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创新?结合笔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