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630字。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学案 (教师版)
【课前导学】
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自《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标志着乐府诗的最高成就。《玉台新咏》由南朝徐陵编选,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第三部诗歌总集。收录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的诗歌,其中包括《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羽林郎》等汉乐府名作。
2、关于乐府诗:
乐府始于秦代,汉武帝时正式设立,是采集民歌、主管音乐的机关,将各地民歌和文人诗歌配上音乐,便于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这种能配乐的诗歌汉代称为“歌诗”,魏晋以来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或“乐府”,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言诗和杂言诗的过渡,开创了新诗体。
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按配乐形式和题材的不同,分为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等十二类,收录了唐五代以前的乐府诗作品。汉乐府题材广泛,历代乐府诗也保留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关注现实生活的传统,或表现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或反映战争、徭役带来的灾难,或展现乐生恶死的愿望,或表达男女爱情的心声。乐府民歌是乐府诗中的精华,大多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风格朴实,形式活泼,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愿望。如描写战争痛苦的《战城南》、表达爱情理想的《上邪》等;我们学过的《长歌行》、《江南》、《西洲曲》等也是典型的乐府诗。
3、专有名词和古代礼俗:
1)七出:“为仲卿母所遣”、“及时相遣归”。遣,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断绝夫妻关系。古代封建男权社会中,在七种状况下,丈夫可遗弃妻子:“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孔子家语•本命解》)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
2)黄泉:黄土下的泉水,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
3)初七及下九:农历七月七日和每月十九日。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节”,古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用针线做各种游戏,称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汉朝时,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女性欢聚的日子。
4)人定:“寂寂人定初”。人定,相当于夜里9点到11点,此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古时计算时间按地支分为12个时辰,人定是亥时。古代计时法从子时(半夜11时至凌晨1时)开始,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其中,鸡鸣对应丑时,相当于凌晨1点到3点。
【课内导学】
一、特殊文言现象
1、 词类活用:
①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②足以荣汝身(使动,使……享受荣华)
③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④千万不复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保全)
⑤自名秦罗敷(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
⑥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名作状,在东/西面,在左右两边)
⑦逆以煎我怀(使动用法,使……受煎熬)
2、 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