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作文教学中的“二度创作”——兼记《孔雀东南飞》中师生作文活动
作者: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时间:2011/3/4 19:05:03 来源:张辅良原创 人气:936
“二度创作”的具体做法有如下三种形式:
一、转换文体的“二度创作”,
转换文体是指对原文的文体进行改变,选用另一种文体来表现这一内容,如把诗歌改写成小说或剧本等,这一作文方式旨在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感受不同文体的区别,避免写出一些四不像的作品。我在教《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诗经•静女》时,要求学生它把改成小剧本,剧本这种文体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在写前我要求学生把剧本的写作规则重温一遍,加深了解,学生兴趣很高,还利用自己的剧本,编排成课本剧,在班上演出。在教《诗经•氓》时也要求改写成小小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转换内容的“二度创作”
除文体间的转换外,还模仿相同的文体写法写不同的内容,文体是固定的,而内容却千千万,中学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名作家的名作,不论文体技巧的运用,还是观点的阐释都是中学是学习的典范,通过转换内容的“二度创作”之在训练学生在相同的文体下,借助大家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同相同的瓶子装不同的酒,精致的瓶子提升自己的酒的效果,自己的思想感情借助于精妙的形式得以更好的体现,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表现方式。如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后我让学生模仿写一篇《兰州的秋》或《校园的秋》《故乡的秋》,在这次写作中不乏情文并茂的佳作。
三、 模仿句式的“二度创作”
当然也有时根据课文内容写一些仿写句子。仿写句式是高考语言运用的常见题型,常见的模仿形式有文章中特殊句式的仿写,如排比句,对偶句,修辞句等等,如教《孔雀东南飞》时我要求学生模仿章回小说的回目给故事发生的每一个阶段写一个回目,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使用语言的能力。《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乐府古诗,由于故事的凄婉曲折,引人入胜,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也能深入钻研,我们按照故事的发展线索,将这首叙事诗分为“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尾声”五个部分,在每分析完一部分,然后要求老师学生各写一个回目,学生兴趣很高,可以和老师同台比武,写出了一些有较高水平的回目,在课堂上进行点评交流,大家感受对联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和优美。
下面附录我教《孔雀东南飞》一课进行的“二度创作”,师生共同创作的一些回目,下面精选一些。
第一部分主要写刘兰芝被焦母遣归的事,是整个故事的开端,师生写的回目是:
1、叹兰芝才高人勤遭怨嫌,
恨焦母品低心恶休贤媳。(老师)
2、阿母心有忿以寻岔,
兰芝行无爽而遣归。(学生)
3、兰芝痴情守府吏,
公姥无义遣儿媳。(学生)
4、勤兰芝难为焦家妇,
刁公婆蛮横遣媳归。(学生)
5、公姥怨媳专自由,
兰芝被遣府吏愁。(学生)
6、府吏求情母不依,
夫妻商定暂别离。(学生)
第二部分是告别离家部分,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师生写的回目是:
1、仲卿遭母训别爱妻信誓旦旦实出无奈,
兰芝离小姑辞夫君两心依依本因有情。(老师)
2、蒲苇磐石,柔韧无转移,
兰芝仲卿,两情同依依。(学生)
3、府吏无奈叹无语,
新妇被逼泪两行。(学生)
4、两情依依暂别离,
山盟海誓待重聚。(学生)
第三部分是写兰芝回家后刘兄逼婚的情况,是故事的发展阶段。师生的回目是:
1、 受兄长逼迫兰芝改嫁太守家,
怨苍天无眼命运不与焦仲卿。(老师)
2、 兰芝归家母不解兄逼迫度日如年,
媒人盈门高不攀低不就只待夫君。(学生)
3、 母悲切兄迫兰芝嫁人,
女伤怀足迈门外思君。(学生)
第四部分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高潮。师生写道:
1、痴情兰芝举身已随清波去,
重义仲卿挂枝一心向东南。(老师)
2、道中途有情人相见盟死誓,
良吉日连理枝别离赴黄泉。(学生)
第五部分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愿望,是全诗的结尾。师生写道:
1、夫妻相约共赴黄泉冥冥路,
鸳鸯哀鸣同飞梧桐郁郁枝。(老师)
2、 情感人合葬华山傍,
鸟双飞相鸣枝叶间。(学生)
3、 自此夫妻左右伴,
留得孔雀东南飞。(学生)
4、东西松柏枝枝盖,左右梧桐叶叶通;
南北鸳鸯对对鸣,前后行人细细听。(学生)
5、 梁祝化蝶传百世,
刘焦合葬垂千古。(学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