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00字。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也谈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湖北省松滋四中 禹卫东
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第一次在作文评分标准中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这是高考作文改革的新思路,其意图是鼓励冒尖,鼓励创新,鼓励个性特色。1999年和2000年高考中涌现的优秀作文,绝大多数都是想象思维绽放的花朵。同时,想象力也是新世纪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就作文来讲,想象力是写作的基本素养,缺乏想象力的作文,必然思想僵化,形式呆板,语文乏味。因此,培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显得尤为重要。
捷普洛夫在《心理学》一书中说:“想象乃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创造。”它是指人们在原有已感知的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与原有已感知的事物有内在联系的新事物的形象思维过程。那么,学生这样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该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启动呢?
一、放胆
学生作文有相当一部分都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照相似的摹写这一层面上,思维囿于狭隘的生活圈子。有时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驰聘自己的想象,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这时就要给学生“放胆”。该怎样给学生放胆呢?
首先,可以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放坦。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让学生体味作品艺术真实的效果,在指导学生阅读《阿Q正传》的时候,我在和同学们一道分析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之后,同学们的兴致极高,都为鲁迅塑造阿Q这一典型现形象的高妙所叹服,这时,我讲到了在《阿Q正传》刊出后,很多人都以为鲁迅是在骂他自己,这时,我顺势点出了鲁迅塑造阿Q这一典型形象的方法:“采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因为只有这样,形象才具有典型性。我们学生作为何不能这样做呢?把我们平常所观察到的,听到的和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能力,经一定的艺术加工,把它大胆的写到作文里去,不应有什么顾忌。这样,也才有创新的可能,让学生脱离照想似的叙写,放开胆子,走上探索艺术真实的道路。
其次,指导学生写“放胆”文,19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很好的放胆文训练题目。当然,这种训练要有一定的梯度,根据学生生活积累的情况逐步进行。“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来当校长”,“二十年后回母校”,等都有开始训练放胆文的好题目。另外,指导学生写童话,写小小说也是一种较好的“放胆”方式。学生放开了胆子,才能驰聘其想象,大胆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