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六种类型分项讲解——成分残缺或赘余
- 资源简介:
约4520字。
高考病句六种类型分项讲解---成分残缺或赘余
Pyp1966
【学习目标】
1.掌握病句基本类型之成分残缺或赘余的基本类别及其解题技巧。
2.掌握辨析病句的基本手法,通过练习提高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成分残缺或赘余的常见类别及病句解题技巧
【考点解读】
“成分残缺或赘余”是湖南《考试说明》规定的必考病句类型。成分残缺一般主要表现在主、谓、宾、关联词及介宾短语中相应的介词和宾语残缺。句子成分赘余,指句子中有多余的成分,造成了语意重复或句子意思不通。
【考题引路】
1.下列各句没有成分残缺或赘余的语病的一句是( )
A.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2013全国)
B.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2013重庆)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2013广东)
D.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2013四川)
[成分残缺的常见类型]
1、 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有偶尔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2013)
修改:
2、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2013浙江)
修改: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任何脱离国际化市场需要去谈志愿、兴趣,都是不恰当的。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