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能力训练题(8份)
- 资源简介:
共8份。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一)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②召忽:与管仲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③匡:纠正。④衽:衣襟。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
……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18题。
(甲)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器量小而固执的样子)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乙)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史记•孔子世家》)
1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行己有耻,使于四方②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
……
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10~11题。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10.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B.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
……
高考链接
1.(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______________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敞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者。(宋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的材料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颜子箪食瓢饮的典故在《论语》选读部分已学过,故第一空应很容易联想到。填第二空需结合语境,“皆” 字表明此处是对上文的总结,可由上文内容推断出答案。
答案:颜子 恶衣恶食
(2)解析:解答此题,应先读懂材料,注意到材料体现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需从两点回答。
答案: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承认。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