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30字。
乱花渐欲迷人眼”,“任尔东西南北风”
──2005年高考作文的启示
2005年高考尘埃落定,一切关于高考作文的猜测已水落石出。综观今年高考作文,感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乱花渐欲迷人眼,高考作文稳中有变、考察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原则又一次得到了体现,这种变与不变值得每一位研究高考的人、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人重视。
变化有四个方面。
1.由前两年关系型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变为关系型话题作文、单一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漫画作文等多种形式并存,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地方卷作文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地方特色,展示出了个性。江苏、浙江的寓意型,福建的看图作文,重庆的一大一小命题作文,湖北以对王国维的话的感悟为起点的材料性质的作文等都具有独特性。今年作文的这种形式变化使得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主要原因是高考话题作文考了六年,全国的学生和老师跟着形势走,惯性思维严重,大练特练话题作文,失去了灵活的应变性。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一定要在大气候中有自己独立的符合当前形势和写作规律的创新计划,决不能一窝蜂地进行单一训练,束缚学生思维。
2.关系型话题作文,从前年的偏正式并列关系型到去年的动宾式并列关系型,到今年的语词并列型,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变化。求新求变的创新思想在高考作文的语言形式的变化上得到了很好体现。相信2006年高考作文还会进一步变化(笔者以为语言形式上会朝着三词并列和句段比较分析的方向发展)。
3.很多作文要求中加了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项。这可能是为了控制评分难度,但这种变化限制了学生的诗心,对发展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不利。中国学生本来想像力就差,如此限制对继承发扬古代优秀的诗歌文化和民族创新能力将产生不良影响,并非上策,这种限制没有必要。
4.社会在发展,热点也在变,而今年的作文无形中暗合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和核心主题,这与往年有所不同。比如双赢、忘记与铭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面子等话题就与当前的社会实际,人们的思想实际、社会心理、精神状态、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反映了作文时代性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变通能力差,和时代和生活不能有效沟通。学生的问题反映出我们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学生视野有限,一般不能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富有哲理的核心话题,不能进行细致深刻的理性分析,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指导,扶上一程送一送。但是我们的作文指导却多数属于粗放式作文模式,混沌无序,谈不上科学,更谈不上创新。如果我们做教师的能够进行一番深入研究,筛选出一系列暗合时代历史和未来的富有哲理的核心话题,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阅读材料,开拓其视野,提高其认识能力,并且进行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和讲评,相信我们的高考作文备考会更科学,更有效。我们这种做法不叫猜题押宝,而是引导学生阅读,训练学生思维,为时代和未来服务。
5.可惜的是去年福建作文引导学生注重读书,注重思辨的亮点在今年并未体现。目前的学生只重视课本,读书视野狭窄,功利性阅读突出,对经典的接受能力很差,文学素养低下。高考理应对此加大力度进行引导,但我们看不到这方面的好作文题。所以希望今后高考作文能够针对学生的人文缺陷命题,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我相信我们的专家们能够对此有所认识,从而矫正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个性缺陷,让未来的建设者更富有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