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案:修辞运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教案 / 中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5/17 18:02: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30个字。

  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案
  【复习内容】:修辞运用
  【复习目标】:(1)了解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掌握这类题的基本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复习难点】:掌握并能够运用解题技巧解答修辞手法类题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编号】:
  【复习方法与步骤】:
  一、知识梳理: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