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案: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约3730个字。
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案
【复习内容】: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复习目标】:准确审题,恰当立意,选择典型材料,合理布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编号】:
【复习方法与步骤】:
话题作文就是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谈话中心,以启发人们思考,激发人们联想、想象,引发人们说出想说的话的一种作文形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是话题作文的显著特点。由于话题作文具有选材范围宽泛、立意多向发散、选择文体自由,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广阔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激发创新意识,发挥写作优势,展示写作才华的优势,较好地适应了中考写作的发展趋势,因此,话题作文长期受到命题教师的青睐,仍将继续充当作文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
【要点突破】
一、话题作文审题策略
话题作文的话题开放度较大,但不等于可以随便写,不等于不需要审题。在写作前,慎思明辨地审读话题是非常必要的环节。通常,话题作文的命题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和要求语。如果说话题作文的命题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尽情驰骋的广阔草原,那么全面分析命题内容提供的信息,就是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绳。命题内容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隐含信息。准确把握和理解这些隐含信息,是成功写作的前提。根据话题作文命题内容的四个部分采取的合理审读话题策略如下:
1.选话题语作为第一视点
不少考生作文审题的步骤,往往是先看材料语,再看话题语,最后看要求。这种做法用在话题作文的审题上是不合适的,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不少考生正是先看了材料,被材料中的片言只语锁定了目光,于是就有感而发,大写特写,竟全忘了顾及话题。所以,审题第一步,应先看话题语,明确写作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加深写作前的印象,在下笔前做到心中有数。
2.读材料语诠释话题含义
材料语是命题人为了达到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目的而采用的背景材料。这种材料或是人为创设的虚拟材料,或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真实材料。不论是哪种材料,都是为考生理解话题意旨而创设,具有鲜明的示例性特征,是诠释话题内涵的一个具体的解说例证,对话题的意旨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因此,必须对材料语认真审读,细致揣摩其内涵。有些材料语有它的特定含义,或者说比喻义,对于这类话题的写作,就要善于化虚为实,虚题实做;有些材料语叙述的是个别的人和事,一般比较具体。对于这类题的写作,就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停留在材料中的个例上,要从这些个例中找出普遍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