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课本中的作文素材
- 资源简介:
约3770字。
如何盘活课本中的作文素材
何登保(特级教师)
(刊发于《语文周报》)
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有庙堂之高,关乎社稷;有江湖之远,关乎生活琐事;有金戈铁马,气势磅礴;有柔美恬静,婉约动人……这些优美的文字不仅是阅读文本,也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因此,聚焦课本,从课本中攫取写作素材,是走出作文素材贫乏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怎样对教材选文进行“写作化”的深度加工,使之成为写作的重要资源呢?
一、分类整理,为课本中的素材贴上适当的标签
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包含着丰富的材料,但是,要使这些材料成为作文的素材,还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认识教材,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材料涉及的对象分类:
1.文化名人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古今中外众多的文化名人,从孔夫子到毛泽东,从柏拉图到海明威,如果把这些人的事迹陈列起来,会构成一条光彩夺目的文化长廊。我们在整理这些素材时,要做到三点:第一,要精选人物具有闪光点的事情;第二,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第三,在介绍时融入自己的情感。试举几例:
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苏武――壮年出使白发归,牧羊北海十九载。面对威逼利诱,他毫不动心,叛国者因他的凛然大义而自惭形秽,匈奴人因他的坚贞不屈而肃然起敬。凄风苦雨、漫天飞雪中,他斗志昂扬,坚守汉节,矢志不渝,他用行动表明了赤胆忠心,昭示了爱国热诚。
曹雪芹——为了一个梦,他忍饥挨冷,孜孜不倦;为了一个梦,他呕心沥血,笔耕不辍。一部《红楼梦》,凝聚了一个文人的辛酸血泪;一部《红楼梦》,映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雨沧桑。“增删五次,披阅十载”的他,创造了文学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作文中,引用文化名人作素材,既厚实了作文的文化底蕴,也诗意、雅化了作文的语言,巧妙地提升了作文的档次。
2.文学形象
高尔基曾经把文学叫做“人学”,也就是说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中心,要塑造出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