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个字。
语文课堂,学生学会生活的加油站
本文是在承担了一次“体验——探究式语文学习实验”的一节阅读示范课后,写得一点感悟和体会。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阅读探究课的途径和方法。它分为教学案例和教学后记两部分。
教 学 案 例
[教学设想]
1、由生活中的个人体验入手,调动学生的情感,进入对文本的探究;(由生活走进文本)
2、探究文本,着重赏析文本语言、体验作者感情和探究文章主题,鼓励学生多元思考;(探究文本)
3、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深刻领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使之在文本探究中获得的情感得到有意义地、积极地升华,以期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由文本走进生活)
[教学步骤]
一、体验情感
课前播放动物碟片。
同学们,刚才课间时你们在欣赏什么呀?你与小动物打过交道吗?你能描述一下与这些小动物相处时印象深刻的经历吗?
(学生回忆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旨在从学生的个人独特体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下一步做情感上的铺垫)
二、探究文本
1、阅读文本: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也曾养过小动物——猫。他养过几只什么样的猫呢?它们的命运又如何?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猫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最能表明猫的特点、你体验最深的语句作上记号。
生读文,作记号。
2、赏析语言:刚才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生异口同声:三只)你能否根据文中的语言描写为三只小猫分别取个名儿?可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
①外貌描写:谁来为这三只小猫取名儿?(生答,教师用表情生动的简笔画画出三只猫的头像),你是根据什么取得这个名儿的?
[旨在赏析关于猫的外貌的描述性语言,体验作者的情感。]
②心理描写:
a、前两只活泼有趣的猫最后命运如何呢?(生答),“我”养得活泼可爱的猫病死了,“我”是什么感受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b、第三只“我”不大喜欢的可怜猫,被我误解、棒打后而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答,并有感情地朗读 30至33自然段,教师可示范朗读,点拨情感朗读技巧,及时纠正学生在朗读时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