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语文研究的四种倾向,把握语文研究的四个重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0 18:01: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00字)
纠正语文研究的四种倾向     把握语文研究的四个重点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
四川省广汉中学 王小槐  
《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展现学科魅力、施展个人教学能力的有利条件,更为语文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近年来,语文研究的确是轰轰烈烈的:大到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小到知识研究、课堂评价等诸多方面,评家蜂起,让人目不暇接。然而,由于受到课程体系、大纲教材、升学考试的制约,实实在在地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出发、从教师理解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的研究,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广大语文教师一方面想挣脱刻板的课堂教学程式,打破以知识为核心的“肢解”课文的套路,费尽心思地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一方面又受到“大纲”的束缚,以训练得分能力去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这种戴着镣铐跳舞式的教学现状,反映到教学研究上,出现了以下几种倾向。
    一是重考试的研究,削弱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在阶段性教学中,考试成绩无疑是语文教师最关心最重视的内容。除评优选先,晋职晋级的功利作用外,考试成绩还是教师的“面子”、就业的饭碗。研究考试规律,无可厚非;善于引导学生考试,的确能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不过,抓考纲、考点、考题的研究,抓知能点、知能网的落实,抓应考的技巧、应试心理的训练,“从一而终”,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推向了极端,给人的感受是,语文知识运用就是为了最后的那套升学考试题,语文的能力体现就是看学生会不会做题。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这无疑又是饮鸩止渴,长期沉溺于考试研究中,最直接影响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传播人类文化,塑造人文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反映时代气息和社会进步,给人的教育是全方位的。笔者认为,在各科考试中语文试题的区分度不大,语言表达的评分标准又不容易统一,有一定的模糊性,考试要达到很高的成绩是十分困难的。我们不必钻进研究考试的狭小圈子,而是应该抓住语文学科最能打动人的人文内容,去影响学生,变主动探求、积累理解、鉴赏评价为重点,这才是语文学科的植根固本做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