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 资源简介:
约2290字。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单 位:项城市贾岭一中
作 者:梅 稳
现代信息技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课堂上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优化了语文教学手段大大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有助于教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间,现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一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
语文课本来就是一门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课的外延就有多大。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应用,从大量的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比如我在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加工处理功能。课前我制作了一个介绍有关月亮以及中秋节习俗知识的主页,里面有许多资料图片和视频。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所学任务。比如在讲《笑》这一课时,在笑的种类中介绍了笑按不同的人和肢体分成各种各样的笑,但是每样的笑具体表现如何,我们很难体会。教师在备课时通过信息网就可以查到大量的关于笑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你还知道哪些笑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在网上查到各类笑图片资料,并通过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它是哪一种的笑,有什么特点。把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再如《故乡》一课,课文描述的是辛亥革命十年间农村的衰败、农民的痛苦不堪,作者描述的是在故乡时所见到的情景,通过人物环境的对比突出了主题。教师备课时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借助各种信息媒介丰富的信息源,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丰厚的底蕴,教学时才能厚积薄发。
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网上资源,主动获取知识。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则有助于实现这一理念。比如,有位老师在《百合花》一课的识字教学中,在计算机上为这课的11个生字建立了资料库,每个生字都设置按钮,有字音、笔顺、字义、词语、趣味识字等内容。学生只要按住按钮,就可以自学到相关的知识。
让学生利用资料库进行识字的过程,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心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网络化教学引发的学法改革,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了一把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