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伟人”材料作文讲评
- 资源简介:
约4410字。
“面对伟人”材料作文讲评
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 方华杰
【题目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马克思说:“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
郑板桥爱徐青藤(明代画家徐渭)的画和诗,自称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思路点拨】
本次淮安二模(苏北四市联考)作文和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一样,走的是哲理型材料作文的路子。既然是哲理型材料,就必须抓住材料的核心含意。
材料有两则,可以采取先分后合的策略。
首先要分析马克思的话中的几个关键词:“伟大”即每个人对自我的期待与追求;“看起来”是说这种“伟大”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跪着”是我们面对伟人的通常姿势,是被否定的;“站起来”是正确的姿态,是我们走向伟大的前提。
然后,由浅入深,分析“跪着”和“站起来”的深刻内涵。“跪着”不仅在姿态上让自己显得矮小,而且意味着精神的屈服,体现出一个人人格的卑微。“站起来”不光指身体,更重要的是说精神与人格的站立。材料的褒贬取舍已很分明,我们可以作如下立意:①面对伟大的人物,不应屈服、卑微;②面对伟大的人物,请选择平视,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与人格;③对伟人和自我,要有正确而理性的认识与判断。④要敢于质疑、挑战、突破,自立自强,让自己伟大。
第二则材料中,郑板桥对待徐渭的态度与材料一截然不同。郑板桥作为一个书画大家,对徐渭的作品非常喜爱、仰慕,竟然自称门下“走狗”,可以看出他对大师的虔敬和态度的谦逊(或谦卑)。由此可作如下立意:面对伟大的人物,应怀有一种虔敬与谦逊的态度。
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看,其实体现出一种辩证关系。即面对伟大的人物,我们需要有辩证的态度,即要心怀敬畏,但不必过分卑微;要心怀虔敬,但不可盲目崇拜;要心怀谦逊,但也要敢于挑战。以此立意都是符合题意的。当然,如果两方面结合写的话,不提倡各打五十大板,而应该选取一个侧重点,笔力集中,将道理说清说透。
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脱离材料的限定。通篇虽有“跪着”“站立”等字眼,但都与对待“伟人”“伟大”无关。没有了“伟人”这一参照点,简单地将诸多如史铁生等强者的素材写进作文,那么作文和材料的契合度是很低的,就会给人牵强、跑偏的感觉。2.对哲理型材料的含意挖掘不到位。如有的作文虽然强调“站立”的重要性,观点正确,但不能对“站立”作深层次的分析。2014年江苏作文评分细则要求学生作文能够对重要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分解”和“剖析”,而不少考生作文中基本看不到“平等”、“批判”、“谦逊”等核心词,要得高分自然是不可能的。3.两则材料的关系没有弄清,以为是一褒一贬。有的考生在作文中对郑板桥的态度予以批判,没有看出郑板桥自称门下“走狗”是戏谑之语,不了解郑板桥的真性情、真本色,轻下断语,因而违背了命题者的意图。
【佳作示例】
站立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
徐雅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言对圣人的敬仰。对待伟大的人物,我们固然要抱以虔敬的态度,但在伟人面前,我们更需要站立的姿态。
跪着,是很多人面对伟人的一种姿态。也因为这种姿态,他们丧失自我,认不清自我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的意义所在,进而失去人格与尊严,在精神与意识上屈服他人的“伟业”,迷失在伟人的光焰中,走向渺小。
但如果选择站立的姿态,结果却截然不同。
站立,意味着平视,让我们看待伟人的视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