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眠》教案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26 15:27: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00字)
花 未 眠
川端康成

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享受生命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多角度品味“哀伤”、“物哀”的实质,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善于通过语言,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灵有所启迪,写下了随笔散文《花未眠》,这位作家就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川端康成。
二、作者介绍: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一生致力于对日本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写下了大量充满死亡意识和物哀精神的小说和美文,他曾说过“我们的文学随着西方文学潮流而动,但日本文学传统却是潜藏的看不见的河床”。他凭借富有日本民族文学传统精神的《古都》、《雪国》、《千只鹤》在1968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日本文学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而川端康成的文学最高成就正是表现在《雪国》等代表作中。从文章的角度看也一样,《雪国》和《源氏物语》一样,在表现作家优秀的资质的同时,也作为不朽的作品留给后世无穷的精神和文学财富。
三、文本解读:
(一)    字词:
壁龛(kan)    绽放(zhan)       邂逅(xie hou)       陶冶(ye)    凝(ning)神    迥(jiong)然          红釉(you)         拜谒(ye) 
禁:  (jin)情不自禁           应:  (ying)应答                   模:  (mu)模样 
(jin)禁止                          (ying)应该                         (mo)模型 
(二) 课文研习:
研读课文1 到5 段:
学生阅读1-5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二段中说“我仿佛才明白过来。”我明白了什么?
明确:(1)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2)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或人感受美的能力———伴随年龄而增长)
2、那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物哀”精神? 
明确:(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①    作者借哀伤着人类的哀伤,有限与无限的距离。
②    海棠本与哀伤无关,作者说它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他孤独、忧郁、颓丧的心理不无关系。“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海棠本是无情物,作者自己多情,又把哀伤移到花上,“泪眼问花花不语”,采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引导:这是从花里读自己,花已非花,作者借花哀伤着自己的哀伤)
启发:泰戈尔说: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自然在艺术家的眼里是有生命有灵性的。那么在川端康成的眼里,海棠花有着属于自己的怎样的哀伤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