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 资源简介:
约7960字。
201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江苏省滨海中学 沈清晨
【真题再现】
江苏卷:个性与创新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命题解读】
从题型上看,高考作文题:2005年以前,为话题作文;2005年至2011年,为命题作文;2012年及以来,以材料作文为主。本次作文也不例外,为材料作文。
本次材料作文,孩子从考场出来,反映作文较难。显然我们的立意要着眼于结语: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问题。抓住关键词"个性"与"创新"。而"个性"与"创新"也是本次考试说明中提到的。"个性"与"创新",就这个角度而言,立意一般不会偏题。
专家评点
今年的作文题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以俗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引出“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一话语,进而拓展到“个性”与“创新意识”。“有话则短”,是不走寻常路、避免无谓的重复之意;“无话则长”,是在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独出机杼、充分表达己见,在众人无所发现处有所发现和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如果流于表面,不管有理没理都要对着干,那就不是“个性的彰显”而是另一种盲从,不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而是另一种重复。
材料切合考生年龄与思维实际,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考生既可以当作俗话来解读,也可以当作格言来阐释;既可以讨论年轻人所热衷的“不走寻常路”的个性彰显主题,也可以结合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的例证,总结、升华出对于创新意识的思索。材料适合写不同的体裁:可以就材料所提示的多个维度做辩证思考,写议论文;也可以选择恰当的名人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作铺陈生发,写记叙文;还可以抒发一些别人所未发之情,写抒情散文……
作文题的命题思路延续了江苏高考作文数年来一贯的风格,学生易于上手;材料的开放性既引领不同层次的考生各显神通,也利于考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材料本身既有内在的辩证性,又指向“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对考生的人生成长有积极意义,体现了鼓励创新、彰显个性的时代特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首先,我们简单解读一下材料。
材料的意思可以分为三层: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此为第一层,俗语提出社会现象。注意"却"是个转折。
"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此为第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