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30字)
《秋水》研究性学习教学实录
【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高中一年级,要求学生学会关注学科背景下的生活和社会(人文思想)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学会选题和立题;
二、注意挖掘与研究课文中有意义的相关内容并进行研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占有和研究资料,从历史书籍以及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五、具有批判、创新意识和实践、研究能力。
【学习实施过程的基本指导】
一、 过程安排
1、时间:二周
2、原则:课内时间用于选题、取材等方法指导和阶段成果经验的交流,而课外时间用于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同时,需要对课外进行研究活动场所的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学习组织的指导
学生组合:以小群体为基础实施研究性课程;兴趣相近,特长互补;组织协调,专人负责,人数一般在五人左右。
三、选题、立题与捕捉问题的指导
1、初期施行尝试性选题,难度不宜过大,在具体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课题进行一定的转换。
2、选题原则:课题有意义;对课题有兴趣;占有一定资料。
3、选题思路:安排学生群体之间开展选题交流,让学生个人分析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决定可以参与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针对课文中的某一问题或相关人物、事件进行探讨;注意联系课外材料结合社会现实来进行思考。
四、收集资料的指导
1、向学生提示或自己先列举一些常见的资料类型,以及这些资料信息的分布特点,归纳这些资料信息的不同作用,让学生了解资料用途。
2、分析和筛选信息,培养学生对资料的价值进行判断、分析、筛选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一定事例来进行实践,通过不同事例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有所领悟,形成观念。
五、论文写作的指导
1、撰写论文用1周的时间
2、课题采用小论文的形式,主要是点明论点和提供论据,论证需要符合逻辑。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特长和客观条件来决定所采取的表达形式。
六、教师披阅论文,总结评价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评价可以是定性的若干评语。
2、交流课题研究的成果。
【具体操作程序】
一、粗通课文(一课时)
学生通过自学和组内交流,落实有关的文言基础知识,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明确:课文只是《庄子·秋水》的开头,《秋水》篇集中表现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简单一点说,世间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