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50字。
语文课的创新教育策略
桂阳二中 吴清武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常用策略有:1、引而不发;2、质疑问难;3、情景探讨法;4、反弹琵琶;5、扩散思维;6、组织讨论。
【关键词】语文 创新教育 策略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常用策略有:
一、引而不发。一位优秀的语文课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抓住学生的思维这只“小鸟”,同时又不使它受到束缚,从而唱出美妙而动听的歌声,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设疑是“开而弗达”,“引而不发”,留有学生思考余地,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引而不发”体现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如,导语激发学生的情感后,学生渴望知道得更多。这时,作为教师并不是倾箱倒筐,而是提头留尾,或择举一二,余者让学生自己探究。讲授到教学的紧要之处时,教师停止讲解,而是启发学生讲述后文,学生就会大胆创新。课堂小结之时,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故意留下,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无疑也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质疑问难。在语文课教学中,及时抓住一些有利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就可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假若法”是创造性地提出创造性思维发问技巧之一,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其意义深远。“假若法”,假若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景加以思考,可用人,地,事,物,时(过去、未来)的假设发问。孙犁的《荷花淀》中,假若没有“夫妻话别”的情节,让学生从反面来探讨,更深刻地领会“夫妻话别”在文中的作用。假若没有“夫妻话别”,就不能够为后来水生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地将敌人引进游击圈以及最后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思想方面的铺垫,推动其故事情节的发展。荷花淀游击战一场,也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比如:枪声中,女人们各自寻找丈夫的脸,战士们沉到水底捞大鱼的拿手好戏,胜利品丢到妇女的小船上,女人们把小包裹丢给战士等等。假若没有这些细节,就不能泻染战场的生活气氛,假若没有这些动作就不能有滋有味地传递胜利的欢乐。传达情感的交流,更不能烘托出抗日军民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①
三、情景探讨法。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