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课题:荷塘月色 课时:2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行踪和感情变化过程。
2、赏析课文,品味文中精美的语言,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接受美的熏陶,掌握写景美文的赏读方法。
1、发现并理解写景的层次和作者感情变化之间的关系。
2、借景抒情类散文的赏读方法。
1、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古诗文引用的作用。
1、诵读、讨论法。
2、课文朗读短片。
一、 谈话导入
荷花历来给人以纯净、秀美之感。历代文人也总爱对荷叶荷花优雅的姿态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大加赞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背诵过的写荷的诗文名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为现代著名文人的朱自清先生,对荷花同样有一份深厚的情怀。现在,我们就追随他的足迹,去信领略一番1927年时清华园里那一方荷塘吧。
二、感知课文,把握内容
1、欣赏配乐朗诵短片,思考:课文中所写景物是荷塘还是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
2、自读课文,理清作者行踪:
行迹: 出家门
踱小径 (回家门) 赏四周
观荷塘
3、跳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⑴作者为什么要去观赏天天经过的荷塘呢?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⑵找出文中能集中反应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