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一点体会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2 13:00: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20字。
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一点体会
澧溪中学  徐维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初就提出了儿童的“六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然而,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却一直无法让学生实现这些“解放”,尤其是在考试这根魔棒的指挥下,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教师满堂的讲,学生消极的听,课堂变成了“讲课”和“听课”的地方,学生成了消极的“受众”,课堂的主角是老师,课堂的“安静”与否成了衡量课堂好坏的标准之一。
随着“二期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也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认可。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今天的语文课,是到了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了。

一、           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阅读和体验
面对语文阅读材料,很多教师往往不敢把阅读的权力放给学生,原因就是“放心不下”,怕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于是宁愿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词语到句子,从段落到中心进行“肢解式”的讲解分析,惟恐遗漏惟恐讲的与“教学参考书”的标准不一样。这样的课堂,“气氛安静”、“纪律良好”,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能做的只是记录和记忆。殊不知,这样的讲解,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不出来,个性发展受到限制,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化程序。
“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体现在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和体验。教师要敢于“放”。即把时间放给学生,把阅读、理解、感受、体验的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体验作品。当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知识视野有限,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准确性未必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教师要敢于相信学生,要有宽容的胸襟,对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要敢于鼓励和赞赏,即使是肤浅的和“错误”的,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这样的课堂足以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几年来的“自主学习”的实践经历让我感觉到:一旦教师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宽容的对待学生理解作品时的偏颇和肤浅,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必将会很快提高。以课文《虚荣的紫罗兰》为例,我是这样进行教学尝试的:
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把课题定位为中心的全局开放。在课堂上,我只布置学习、研讨的内容,既不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也不设计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是以学习的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间。课前把自己手头所有的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材料全部印发给学生,课上叫学生自学,然后由学生发疑问,谈心得,例如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紫罗兰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不对,为什么让他死呢?是不是有些残酷,它到底虚荣吗?他的问题引发了同学的争论热情,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整个过程中,我会意的聆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