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48780个字。
考查内容 考点类型 题型
1.了解诗词曲的基本常识2.理解鉴赏重要句子3.感知诗歌的艺术形象4.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揭示的社会问题5.品析诗歌形象、凝练的语言
6.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词语、句子的理解与赏析 简答
主旨情感把握 简答
画面描绘,意象分析 简答
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分析 简答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的具体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同学们在诵读古诗词的基础上,应做到:1.能筛选诗歌信息;2.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3.能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能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常见题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感知型
古诗词中的形象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形象鉴赏,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三个方面。感知形象,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把握诗词中的景物形象或人物形象的特点。
(1)鉴赏人物形象
诗词中的诗(词)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词)人自己。但也有诗歌中的“我”不是抒情主人公,只是作品中的一个意象的。常见命题方式是“这首诗(词)(或某一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有:(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长的形象;(9)爱民惜才的形象;等等。
(2)鉴赏景物形象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出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常见命题方式是“简要分析诗(词)中的某一意象”。
(3)鉴赏事物形象
物象,诗(词)人往往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常见命题方式是:“某某指什么?某某的寓意是什么?”
2.语言品味型
古诗词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的语言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等风格特点。古诗词语言的考查类型主要有鉴赏炼字型、鉴赏诗眼型、鉴赏名句欣赏型和鉴赏语言特色型等。
(1)炼字型
古诗词的语言很凝练,往往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炼字型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在赏析时要联系诗词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诗词“炼”字,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
常见命题方式是:“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