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神女峰》视频课堂实录2
- 资源简介:
包括视频实录及说课共用时44分01秒,另有配套教案及课件。
【选点说明】
舒婷的这首《神女峰》视角新、构思巧、立意深,在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虽取材于长江三峡边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但别出心裁,一改前人对神女坚贞忠诚的景仰赞美之情,更揭露了中国女性几千年来一直被“道德”捆绑而“窒息”社会现实,发出了女性最诚挚而有力的呐喊——为自己而活!
《神女峰》作为朦胧诗派的经典之作,想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并不容易。授课时,在让学生充分了解神女相关传说的背景下,依托诗人参观神女峰情感变化(凝思——质疑——觉醒)这一主线,以意象分析、语言品析、手法赏析为重点,将朗读贯穿其间,让学生学会在“品”中“读”懂诗歌。
【策略说明】
诗歌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影响深广,本着“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教学策略如下:
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神女峰的由来及人们对神女的景仰崇敬赞美之情,奠定准确理解诗歌的基础。
朗读体味:诗歌学习离不开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诗歌,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对照学习:将众人对神女的顶礼膜拜与诗人的驻足凝思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理解诗人对神女的情感与众人不同。
小组合作:采取4-6人小组合作的形式,从抓意象,析语言,鉴手法等角度品味重点句所蕴含的情感。
点拨归纳: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老师进行疑难点拨与重点归纳,引导学生梳理诗歌情感主线,深层次理解诗歌主旨,树立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设想】
一、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展示神女原型来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课文。
二、初读——投石激疑
初读诗歌,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提出学习的困惑。
三、品读——洞幽烛微
针对学生的学习困惑,第一节采用师生互动形式学习,老师加以引导启发。
明确:本小节大量使用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