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七次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0930字,答案扫描。
河北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七次调研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阅读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 选择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及诗歌理解(1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②我还是希望留在央校,九年来,我跟央校耳鬓厮磨,一片树叶、一块草皮都是有感情的,都是能勾起情思的。
③文艺评论必须以此为指导,既不能胶柱鼓瑟,封闭疆北,也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理论,削足适履。
④事实上,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搜索引擎的这些问题,被公众注意了、媒体跟进了,才有机会得到糾正。这样的监督方式难免挂一漏万。
⑤上海这座城市,高楼林立,米珠薪桂,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市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
⑥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模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B.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的建成和开放,是中俄友好合作深化的象征,为中俄两国人民架起了一座增进理解、深化友谊的新桥梁。
C.我真切感受到,培养一支精干有力的部队,团结一个和谐坚强的班子,是重要的领导力之一,而这关键在于学习能力和读书习惯密不可分。
D.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稳定发展,但长期农业粗放的发展方式也让我国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多重挑战。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1分)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一般学习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 。哪一个妄人如果想抛弃这个过程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A.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他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
B.而一个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无论他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
C.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没有一个过程,他难以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
D.而一个人没有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不是他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弱,而是没有一个过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2分)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诗歌首句写诗人有几分无所事事的烦闷,但到第二句时,情调急转,用“高卧”一词表明诗人内心的闲适。
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了诗人居住的周边环境,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
C.第五句“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心情去痛饮酣醉。第六句“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
D.最后两句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思念不绝的意境,更造就了语尽情长的韵味。
5.下列诗句中,与“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手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李白《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