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进”——我对“尊重学生”这一教学理念的认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29 13:51:2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70字。

执子之手,与子偕“进”
——我对“尊重学生”这一教学理念的认识
壶滨中学  李剑
 
在我们的新课标中,无论是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还是学生观,里面都无一例外的涉及到了一条——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几乎成为新课程理所当然的中心理念。我们都是置身于教改浪潮当中,对“尊重学生”这条早已听惯了,也听熟了,但是,怎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它,却是让我在成长过程中觉得最为不易的事情。就好象是一条鱼,在五彩斑斓的大海里,但又放框在玻璃罐中,想畅游,却老是碰壁。因此,我想谈一谈 “尊重学生”的途径与方法。
一、            紧密联系生活
1、让“课堂语文”变为“生活语文”。
我很苦恼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学生的识记效果太差了,如李白的《水调歌头》,短短的一篇古文,让学生背了三、四个单位时间,一默写,还是错字百出。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反思一番,原因可能就在理解时没能很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如果让他们静下心来体验,在皎洁的月光下思念亲人的那份愁绪一旦有感觉了,那我想记起来应该容易些。
美国的教育家华特·科勒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扩大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学语文,让语文更增生命力。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就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我、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感悟,从而自发地、自主地去获取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体验积累中上升到生活体验的实践。为生活而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要在解放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精品和生活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增加生活积累,激发审美情趣,提高实践能力。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语文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