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9200字。
2005——200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填写在答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踯躅(chí) 徘徊huí 羽扇纶巾(guān) 体无咎言(jiù)
B.机杼(shū) 蹊跷(qī) 平平仄仄(zè) 殒身不恤(xuè)
C.溽(rù)暑 歆(yīn)羡 静女其姝(shū) 铿然有声(kēng)
D.桀骜(ào) 梵(fàn)语 长歌当哭(dàng) 数见不鲜(xiān)
2、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敷衍 琐碎 良晨美景 此情无计可销除
B.宫阕 怪癖 愤事嫉俗 楼船夜雪瓜州渡
C.分沁 寥落 对牛谈琴 别有忧愁暗恨生
D.气殍 纽扣 冥玩不灵 出师未捷身先死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 中国人的。
②中药生产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技术瓶颈的________,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仅为3%——4%。
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戒除等、靠、要的惰性,________要主动积极、富有成效地搞好基础建设,推动特色经济的发展。
A.推测 限制 进而 B.推测 制约 进而
C.揣测 限制 从而 D.揣测 制约 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杰出的政治家,品味某些大国领导人的行为用语,就能预知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向,即所谓一叶知秋。
B.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C.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于是上行下效,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D.潜入犯毒团伙内部抓捕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 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B.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底下“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代句法相同。
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D.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没有听取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变更全文的结论。他的做法受到了素以严厉著称的导师的批评。
B.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收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这是对考古学家们先前提出的许多假设的有力验证。
C.芭蕾舞剧《泪泉》制作规模庞大,首场演出时,其别具一格的舞美设计、优美的俄罗斯音乐以及摇曳不定的灯光,让人目不暇接。
D.对于写作来说,阅读与思考也是积累知识、锤炼思想、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许多作家就是由此而进入文学殿堂的。
7、下列加点的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必复之全之 D.函梁君臣之首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至于誓天断发 ③自以为得其实 ④大阉亦逡巡畏义 ⑤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⑥发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