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70字。
浩然正气浩然文——作文与做人
华北石油十三处学校 吴建升
“作文与做人”在文学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对它似乎总是有挥之不去的心结。我国古代一直非常重视文学艺术家人品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文如其人”、“作文即做人”、“文者气之所形”,大概都是在讲作文与做人的关系。西方理论家也认为,“风格就是人本身”。 人的个性气质,对作文的风格也的确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李白做人飘逸,所以诗也飘逸;杜甫为人沉着,因此诗也沉着。
气质与作品风格息息相关,德行也与作品风格血脉相连。“文格出于人格”“诗品出于人品”。汉代扬雄就曾这样说:“言,心声也;字,心画也。盖谓观言与书,可以知人之邪正也。”这里强调的是,文章或书法作品,往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作品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好坏。做人坦诚,作文也就真实;做人急功近利,作文也会浮躁。
学书先宜养性,作文先学做人。有好的人品才能与好的文品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关于“作文与做人”,我最想说的就是同学们千万不要在写作中迷失“本我”。 如果在写作中为了让自己的文章“立意正确”,而去编故事,唱赞歌;为了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有文采,而去东拼西揍编美文;上作文课时,揣摩的不是自己想写什么,而是写什么才能得好评,获高分。那就是迷失了“本我”。因此,要使文章的立意高,作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和思想水平就应高;要使文理通,作者的思维品质就要好;要把作文写的大气、灵气,作者就要有正气、才气。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浩然正气浩然文。”
怎样才能保持“本我”呢?
首先,要做诚实守信之人,写生活真实之事。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即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信”,即真实不伪,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将“诚信”一词嫁接至作文,从作文的角度看,就是要求言为心声,不虚假、不矫揉、不造作,所写内容跟现实生活相一致,不因迎合分数、迎合他人心理而胡编乱造,丧失作文的最基本的功能———作文是记录生活、再现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一篇习作来说,诚信是立文之本,再优美的文章,如果缺少了诚信,缺少了真情浇注,也只能是矫揉造作的面具,一定会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在这方面,我们中学生经常犯一个常识的错误,就是本来生动活泼的题材,因为要挖掘出它的“深刻意义”,而把文章的写得不真实。其实,世界上不存在无意义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意义,只是你没有把事物的意义写出来。就像一朵花本来很美,可你写出来就不美了,几个小娃娃本来很可爱,可你写出来就不那么可爱了,文章当然也就没有啥意义了。记住: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情,就有真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