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7市(州)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
- 资源简介:
约6580字。
古诗词鉴赏
整理人:lydiyi
安顺市
9.(8分)古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 孙权 、 魏尚 。
(2)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3)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考点】EB:咏志诗.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典故的理解程度.“亲射虎,看孙郎”是典故之一.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也是典故,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词作风格的理解.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3)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对比鉴赏能力.《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热爱.
答案:
(1)孙权 魏尚
(2)“狂”字为全篇定下了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