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16 20:51:2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00字。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322118浙江省横店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李淑芳
邮箱tuxiangqi@eyou.com
电话13516849207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里的教学建议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笔者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基础——自主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努力地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愿与同仁共享,以抛砖引玉。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正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做着有意义的事。
当前,新的课程理念已经形成,新的课程模式也已转变,伴随新课程的变化,对于基础教育应有新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过去课程实施中依赖教材、被动学习、灌输注入和机械训练的对象,应注重学生兴趣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与学生的合作性和探索性。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的创设让学生敢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和氛围。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教师要适应课改需要,提升自身素养
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力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自身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以前的教育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则应纳百川,不断丰富自己、壮大自己,才能使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至于过分尴尬。与此同时,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更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比如学生的知识现状、能力水平,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战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立教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只有对学生的认识、起点和需求、爱好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执教于堂。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组织教学、激发动机、引导目标,点拨重点,纠正错误并能及时调整学生、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