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4 13:31: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540字。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一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美国的许多城市,人们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洁的空气,这种追求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的狂热。为此,一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却为此不断付出巨大的代价。
  ②1990年,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强制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等化学制品,从而减少一氧化碳和苯等害气体的排放量。但是,现在发现,大多数常用的充氧剂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从地下贮油箱中渗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饮水源,使这一地区可能在几年内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区。科学家认为,水中即使有十亿分之几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会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致癌。一些曾坚决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团体还认为,加油站的空气中这中充氧剂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头痛和眩晕,不仅加油站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③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合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 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关闭受污染的水井,断绝受污染的水源,设法从受污染区外部调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巨大的。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改进贮油箱来减少含有有害物质的汽油的泄露,但这仍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水源污染问题。
  ④目前,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制定一个从水源中清除这种有害物质的计划,他们试图把从土壤中分离出1的细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据说,PM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大剂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科学家们同时坦率地说,这项在受污染的土壤和水的试样中已经获得成功的试验,在清洁地下水的具体应用中,还没有让人信服的实例。看来,这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是值得注意的。
  1. 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漏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其根本原因________
  2. “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一句中“这些”是指__________
  3. “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 请 出来”一句用了_____修辞手法。
  4. 下列不属于“巨大代价”所指的一项内容是
  A. 已经对地下饮水造成严重污染。
  B. 使人们希望呼吸清洁空气的追求落空。
  C. 为解决水污染二耗费大量人力和资金。
  D. 水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还很难。
  5. 联系全文,说说“按下葫芦起来瓢”的含义
  【答案】1. 水溶性强,不亲合土壤,难分解。   
  2. 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地下饮水源和对局部地区空气的影响。   
  3. 拟人    4. B   
  5. 指美国在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时出现的顾此失彼的现象。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漏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其根本原因”,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性信息能力。通读文章,可知答题区域在文章的第③段,通读第三段,根据信息筛选点“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漏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根本原因”,可以筛选出“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合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 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即可得出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漏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的根本原因。
  2.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一句中‘这些’是指”,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关键词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联系关键词所在的上下文来理解。本题中“这些”是指什么,可根据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着大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是,它实在是太美了, 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可它离我们那么近,“诗云”与“子曰”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历史化,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 而作为“诗云”的《诗经》,却一直不肯降为历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