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苏武传》教学谈
- 资源简介:
约3980字。
还原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
——《苏武传》教学谈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不知是时代久远,还是学生阅读浅窄,当问到“苏武牧羊”的故事,不少的学生竟摇头不知,问到“苏武是怎样的一个人”,个别同学只能简单地回答为“爱国英雄”,不能细说。所以新一轮教学,笔者确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读《苏武传》然后在他们心里还原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形象。
第一步,在译读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苏武出使匈奴最终回归汉朝全程。这一步容易做到,分段落层次,然后概括综合就可达到目标。
缘由: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
遭遇:虞常谋反,牵涉苏武。
卫律逼降,苏武不屈。
流放北海,杖节牧羊。
李陵劝降,完全失败。
结局:历尽磨难,终归汉朝。
这样的了解,还是粗略的。
第二步,品读如下一些细节,感受苏武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1、言行细节:苏武的爱国让人心灵震撼
(1)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
语言,何等的悲壮,舍生取义,拼命维护汉朝的尊严。
行为,何等的踏实,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体现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引刀自绝是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维护尊严。坚强地活下去是打消匈奴摧毁其肉体、征服其意志的念头,同样是在维护尊严。
2、陪衬性细节:苏武的人格让人心中佩服
(1)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