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绕开“材料”的写作——关于材料作文写作的问答
- 资源简介:
约5480字。
语文月刊2015年2月第二期出版,
无法绕开“材料”的写作
——关于材料作文写作的问答/葛福安
无法绕开“材料”的写作
--关于材料作文写作的问答
深圳外国语学校 葛福安
缘起:对于时下的材料作文写作,对于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作用以及材料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材料作文题目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要求,由此引发阅读材料、概括提炼、确定核心立意等等,不少学生有疑惑;体现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中,主要是缺乏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写作存在游移偏离的现象。因此有了这样一篇问答。
问一:材料作文为何独得青睐?
答:2006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中有4套是纯“材料作文”,然后,材料作文的“疆域”越来越宽,至2014年,全国所有高考作文题全为材料作文,呈一统天下之势。自独自命题后,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类型主要经历了“材料+话题”、“材料+标题”、材料作文三大阶段变化。材料作文出现是2012年,被看作是广东卷向全国卷靠拢的表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认为,“这种材料作文就是给出事实材料,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新型的材料作文题型自使用以来,越来越得到分省命题机构和社会的认可,从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情况看,这一题型已经成为作文的主流题型。”①这里的“认可”更多的是对以往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存在的问题的纠正。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立意角度多、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化,但是防套作性能比较差,套作、宿构和抄袭问题相对比较严重。而材料作文的写作,比较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材料作文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上也有其优势。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张开认为,材料作文的优势是材料思辨色彩加深,重视对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在他看来,思维与语言关系紧密,一道合适的作文题,完全可以考查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深刻性与创造性。②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以及材料本身所蕴含的立意范围使得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