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学习目标导航]
1、知识目标:①背诵第四、五、六段,在诵读中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②了解比喻修辞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袅娜(niǎo) 蓊蓊(wěng) 敛(liǎn)裾
羞涩(sè) 独处(chǔ) 酣(hān)眠
弥(mí)望 颤(chàn)动 霎(shà)时
参(cēn)差 脉(mò)脉 倩(qiàn)影
煤屑(xiè) 踱(duó)步
2、字形
斑驳 没精打采 丰姿
3、词义
踱着:慢步行走
朗照:光线充足地照着。
蓊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亭亭:直立的样子
风致:美的姿态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袅娜:柔美的样子。
本文语言优美,音律和谐,特别适合朗读。我们要在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积累
解题
本文借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
识记要点
朱自清,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