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摘 要: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当今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封闭性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现代大语文教学观强调语文教学要具有开放性。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性和可供选择性,教学方法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评价整体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内容,指出语文教学有了开放性,才能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保证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保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br>
关键词:语文教学;开放性;课程改革<br>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吸收传统教学的长处,又必须突破其封闭性,树立开放性的大语文教学观,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与生活相对应,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涉及面很广,笔者谈谈其中三个主要的方面。<br>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br>
1、语文教材编写的开放性<br>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过去在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纲一本”的局面已被打破,教科书开始变得多样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指出: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全面发展。”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主要特点就是“开放性”。<br>
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因为,否则一个相应的具有知识内容的教学将不可能,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和补充的空间。”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更能提供这样的机会,使老师能够将其个人对于教学内容构想的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去”①。才能给学生自己提出学习课题留有较大余地。<br>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又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大综合。每册配合阅读单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