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检测试题(1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 (14份打包)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10)过秦论.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11)师说.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12)动物游戏之谜.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13)宇宙的边疆.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1)林黛玉进贾府.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2)祝福.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3)老人与海.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4)蜀道难.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5)杜甫诗三首.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6)琵琶行.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7)李商隐诗两首.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8)寡人之于国也.doc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检测:(9)劝学.doc
林黛玉进贾府
一、打牢语言基础(3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C )
A.敕造(chì) 绾着(guǎn) 内帏(wéi) 敛声屏气(bǐng)
B.阜盛(bù) 忖度(cǔn) 宫绦(tāo) 放诞无礼(dàn)
C.簇拥(cù) 戏谑(xuè) 瞋视(chēn) 不经之谈(jīng)
D.纨袴(kù) 两靥(yàn) 憨顽(hān) 鬓发如银(bìn)
【解析】 A项中的“绾”读“wǎn”;B项中的“阜”读“fù”;D项中的“靥”读“y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能在奥运射击场上角逐的无疑都是世界上的顶尖高手,在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形下,敛声屏气的角逐就只不过是一场无形的心理战。
B.牛奶本身并没有什么禁忌,与榴莲在一起,更不可能产生咖啡因,所以说榴莲加牛奶,却导致咖啡因中毒,是不经之谈,榴莲与牛奶是可以同吃的。
C.哈尔滨市供暖第一天PM2.5爆表,有天无日,能见度低,白天的街道犹如夜晚,中小学已紧急停课,公交也停运。
D.加入世贸以来,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增加了很多;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变得炙手可热。
解析:选A A项,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使用正确。B项,不经之谈: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句子表达的侧重点在毫无根据,而不是不合情理,使用“不经之谈”不合语境,应改为“无稽之谈”。C项,有天无日: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这里是望文生义。D项,使用对象不当。炙手可热:形容有权势,不能用来形容“吃香的人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
A.曹雪芹的祖先是汉人,虽后来归化为旗人,但他所受到的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是不能抹杀的,他血管中流淌的始终是传统文化的血液。
B.冯其庸的红学研究,是从曹雪芹的家世、《红楼梦》的乾隆抄本研究,他深深感到,在红学领域,家世研究和抄本研究是两大前提。
C.王熙凤虽然精明能干,但是随着贾府的没落,自己的地位也一点点开始受到威胁直到最后被完全剥夺,结局也十分悲惨。
D.宝玉的言行举止,从当时的主流观点来看,是荒唐的、怪诞的、不合时宜的,与他的家族对他的希望背道而驰。
【解析】 B.成分残缺,在“乾隆抄本研究”后添加“入手的”。C.关联词位置不对,“虽然”放在“王熙凤”之前。D.搭配不当,“言行举止”不能“背道而驰”。
4.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
……
老人与海
一、打牢语言基础(36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 )
A.积攒(zǎn) 鱼鳍(qí) 舵柄(duò) 鳐鱼(yáo)
B.两颚(è) 攥住(zǎn) 嗜杀(shì) 黏液(nián)
C.吞噬(shì) 脊髓(shuǐ) 蹂躏(lìn) 撬开(qiào)
D.榫头(sǔn) 打鼾(hān) 残骸(hái) 拽拉(yè)
【解析】 B项,“攥”读zuàn;C项,“髓”读suǐ;D项,“拽”读zhuà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D )
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B.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
C.好吧,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望一望绑刀的绳子,看看断了没有。
D.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感同身受。
【解析】 不符合语境,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C )
A.真正的贵族并不是名车豪宅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真正的最好礼物。
B.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在旅游成为很容易实现的事情的同时,令人堪忧的是旅程中暴露出的诸多不文明现象,甚至违规违法事件也时有发生。
C.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一场激战后的勇士。
D.《老人与海》是一个讲述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你不免会问,书中的老人、海洋、马林鱼又是代表什么呢?
【解析】 A.主客倒置,应为“名车豪宅并不是真正的贵族的代名词”。B.“令人堪忧”重复,删去“令人”。D.语序不当,应为“《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
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哦,大海!你多么广阔。称雄陆地的喜马拉雅山,不是在你的怀中长大的吗?它是你的第几个儿子?________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
①你创造了多少奇迹,蕴藏了多少力量,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一、打牢语言基础(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
A.璀璨(càn) 斑斓(lán) 刨根(páo) 撒手人寰(huán)
B.目眩(xuàn) 畏葸(sī) 栅栏(zhà) 孜孜不倦(zī)
C.怪诞(dàn) 湮没(yān) 狰狞(nìnɡ) 自鸣得意(míng )
D.遐想(xiá) 杜撰(zuàn) 褶皱(zhě) 惊诧不已(chà)
【解析】 B.葸:xǐ;C.狞:nínɡ;D.撰:zhu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闭幕式演讲时说,当前改革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此时畏葸不前,可能前功尽弃。
B.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C.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贪赃枉法,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
D.相对那些吝拔一毛的富豪,“高调”捐款的陈光标,就该承受更多的批判和冷嘲热讽吗?
解析:选C C项,“胸无城府”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属褒贬不当。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
①他们大部分时间在池底漫游,________他们只模糊地意识到在水面之上存在有另一个外部世界。
②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厘米的地方,________,我们之间却如距深渊。
③我曾想,________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
④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________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A.因此 然而 如果 纵然 B.因为 然而 如果 即使
C.因为 反而 假如 即使 D.因此 反而 假如 纵然
【解析】 根据语境关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解析:选B 本题从搭配不当、成分赘余、语序不当角度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搭配。C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就”字。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希望该过程中不仅技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艺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D )
A.他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