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充分体现新教材的“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是一份很好的作文课例。
约2320个字。
中学作文教学案例
语文的“营养品”-音乐
作文和音乐的关系
作者:南京江宁区丹阳中学 孙振坤
主题: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感情是音乐的灵魂。语文教师要启发学生探求语文作品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和谐教学境界。同时新课程的改革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改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又如何体现新教材的“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呢?如何教出新味。我大胆作了一次教改尝试,即放手让音乐走进课堂。让营养品走近课堂--音乐。希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语文作文中的应用。
背景: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南京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甚至过于被动。不能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尤其在语文的写作中感觉比较乏味,在繁重的压力下不能深切的感受到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从而失去了语文那的乐趣。但毕竟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同时我又发现不少学生在繁重大的学习中在家喜欢偷偷的挺音乐,甚至学校也不忘哼上几句。我还发现很多学生在本子上还记下了大量的歌词。何不就这机会引导学生更好的去欣赏音乐呢?去阐释音乐何语文的密切关系呢?
附加:需要讲解的内容:
1 借《丹顶鹤》歌曲中独白感悟与作文中题记的异同点。
2 借《丹顶鹤》中的环境描写再次感受环境对人物内心的烘托。(尤其在记叙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