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0个字。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体会
永川中学 杨鹏翘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和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材史上的突破性飞跃。“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语文课课程组织形态。主要特点是综合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其类型有学科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综合性学习、观察实验型、专题活动型、课题研究型。教学中应倡导探究,重视运用;导过程重参与;导方法重体验。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语文课堂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了教科书,例如: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街道、商店、名胜古迹等等。生活有多丰富,语文的资源就有多丰富。教师要善于就地取材,开发利用,让身边的自然景观、民情风俗、电教手段、网络媒体等成为课堂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课前做好充分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