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赏析
- 资源简介:
约7190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赏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这首诗借_________________这一传统风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诗中“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赏赐百千强
(2)出郭相扶将
(3)安能辨我是雄雌
4.最后一段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有什么作用?
5.说说“开”“坐”“脱”“著”“理”“帖”六个动词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6.联系全文来看,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晚 春
[唐]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知”和“斗”二字的妙处。
8.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
目的
引导学生勤于积累,善于思考。把作者负责任的价值观从课文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是责任,应处处尽责任,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