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有关寓言故事——木匠·山羊写作指导与示例
- 资源简介:
约3420字。
有关寓言故事——木匠•山羊写作指导与示例
石家庄二模:寓言故事——木匠•山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1.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雇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满头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脱掉。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生怕他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结果孩子冻病了。
2.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故事: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裁决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寓言类作文题,命题材料是两则故事,虽然主体事件不同,但所反映问题的实质却是一样的。木匠因为自己热,所以觉得孩子也会热,最终导致孩子被冻病;山羊因为自己怕水就裁决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结果反而使事与愿违。两则故事都表明,忽视对方的实际情况,仅凭主观臆断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考生的写作需以此为基点,不能脱离材料来写。同时,考生还应由此联系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2.立意限制。作文题目明确要求考生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来确定立意,第一则材料中的木匠与第二则材料中的山羊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主观臆断,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如不能从材料中挖掘出有关社会人生的道理,而就木匠说木匠,就山羊说山羊,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对两则材料的审视都要考虑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若仅仅抓住“主观臆断”,而忽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将跌入话题作文的泥潭。
3.价值判断限制。无论是材料一中为孩子脱掉衣服的木匠,还是材料二中判决梭子鱼死刑的法官山羊,他们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考生在审题时要与命题人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