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书信体作文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约13070字。
高考书信体作文写作指导
书信写作简说及近年高考作文情况
书信,在文体分类中专家们把它归于应用文一类,而实际上,自古以来许多书信都是著名的文学作品。在古代,一部《古文观止》选文222篇,仅书信类文章就有19篇,约占总数的9%,其中的《报任安书》(司马迁文)、《狱中上梁王书》(邹阳文)、《与韩荆州书》(李白文)、《寄欧阳舍人书》(曾巩文)等,都是脍灸人口的千古美文,至于未收录的古代书信体散文,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等,更是举不胜举。近代和现代作家,有的无意用书信成文,却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可谓是字字血泪;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让我们洞察到了伟人的内心世界。冰心女士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则是有意以书信为文的,在亲切而细腻的交谈中,作者把对母爱的颂扬,对童心的赞美,对坎坷人生的咏叹,对大自然的歌颂娓娓道来,在当时的文坛上,特别是在少年儿童中影响很大。
用书信的形式写作文,严格地说不叫形式创新,因为这种形式在高考作文中曾几次被命题人看中。远的如1985年,让考生就澄溪中学被附近的化工厂污染一事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写封信;1989年,让考生就好朋友在高招报志愿时遇到的苦恼和困惑一事给他写一封回信。近的如2008年江西高考作文题,以田鼠或以田鼠天敌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信。但总体说来,书信体作文对我们今天的考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一个领域,再加上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日趋多样化,书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际交流的空间,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众人的青睐。现在的中上聊天、发送电子邮件可能很在行,但却不一定能写出一封像模像样的书信来。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考生能在作文中巧妙地拾起这一将要被人们遗忘的文章样式,并赋予新的内容,来个旧瓶装新酒,则有可能会收到平中见奇的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近年来,高考考生利用书信体形式写作文而使自己脱颖而出的例子举不胜举。2002年全国三地(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高考作文中就有许多书信体优秀作文。《谏屈原书》是全国卷中的优秀作文,作者通过书信体的形式直抒胸臆,与战国时代的大诗人屈原展开心灵的交流。作者向屈子进言,为他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借评说古人古事列举了当今社会中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直面人生,针砭时弊,反映了作者高人一筹的文化素养和关注社会人生的洞察力。全文采用书面语体,切合文题,显得雅致隽永。《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