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水平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三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29 21:02: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240字。

  第三单元水平测试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战国时代,诸侯割据,“七雄”并争,为什么只有秦能够统一天下?和东方六国相比,在统一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秦国发挥了较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在秦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耕战政策是秦的基本国策。从商鞅到秦始皇,秦国始终坚持了这一政策。广大劳动人民在这种政策下,努力从事耕战,从而为秦始皇的统一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例如《厩苑律》《牛羊课》规定:如饲养耕牛好的,奖田啬夫一壶酒、十条干肉,赐牛长三十日劳绩,免除饲养人一期更役;饲养不好的,田啬夫要受斥责,并罚饲养人服徭役两个月。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农业生产劳动力,《戍律》规定:“同居毋并行”,即一户不得有两人同时戍边。《金布律》《效律》等律文中,对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限制商人的投机倒把活动等也作了若干规定。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实行军功爵制度,用重赏鼓励人民在战争中杀敌立功。“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商君书•境内》)《秦律杂抄》也规定战死者有赏,如果临阵逃亡,则罚“以为隶臣”。这样就使秦国的军队在七国之中成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秦律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秦的耕战政策能不能贯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官吏能不能忠实地执行。秦简《为吏之道》列举了吏有“五善”“五失”,《语书》更明确提出了“良吏”与“恶吏”的问题。“良吏”,就是“明法律令”、有办事能力、廉洁忠实而“好佐上”,能团结下属、正身守法,不喜争功的人。“恶吏”则与之相反。在秦律中保存了大量的有关官吏的任免、升迁和赏罚的条文,这些条文都贯串着一个基本精神,即以是否通晓和能否执行法律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秦律十分强调法治,并首先要求各级官吏必须知法、依法、执法,不得违法。例如《法律答问》专门有一条解释什么叫“犯令—废令”的问题:“律所谓者,令曰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谓法(废)令。”凡是犯令或废令的官吏都要依法惩办。
  秦律非常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择和任用。例如《置吏律》规定:任用“吏尉”等官吏,如果任用了不该任用的人,就要依法论处。为了提高官府的行政效率,严防官吏违法乱纪,秦律还十分强调官吏的责任制和实行对官吏的考核制度。《效律》规定:官吏各有自己的职责,如果失职,就要受处分。如果官吏玩忽职守,消极怠工,就要按法律治罪;已造成的损失,还要依情节轻重勒令其赔偿。《法律答问》规定,官吏弄虚作假,不仅要依法论处,而且要撤职永不叙用。
  总之,从秦律可以看出,封建国家力图通过法律的保证,使各级官吏都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国家机器才有可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荀况周游列国后入秦,在被秦丞相范雎问及“入秦何所见?”,回答“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kǔ)……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强国》)认为秦国是当时列国中治理得最好的诸侯国,已接近“治之至也”的境界,并希望秦国能“令行于天下”。不出荀况所料,秦始皇即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摘选自安作璋《从睡虎地秦墓竹简
  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1.下列不能作为秦统一天下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秦国从商鞅以后就制定并坚持了耕战政策,激励广大人民劳动的积极性,从而为秦始皇的统一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B.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就实行了军功爵制度,用重赏鼓励人民在战争中杀敌立功,这使秦国的军队成为七国之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C.秦国明确区分了“良吏”与“恶吏”,把“明法律令”、有办事能力、廉洁忠实而“好佐上”又能团结下属作为“良吏”的标准。
  D.秦国通过法律的保证,使各级官吏都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使国家机器积极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制定“良吏”“恶吏”的标准不能成为统一天下的原因,选项和题干之间强加因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从耕战政策、军功爵制度到官吏的任免奖惩等方面论述了主观能动性在秦统一天下的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B.耕战政策是秦的基本国策。文中列举了诸多律文以说明。如《厩苑律》《牛羊课》和《戍律》《金布律》《效律》中的规定,都可以看作秦耕战政策的一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奖勤罚懒、发展生产。
  C.《法律答问》规定,做了法律不让做的事,是犯令;法律让做却又不做,是废令。这两种行为都要受到惩罚。以此说明秦国非常注重法律的执行。
  D.秦国依法治国呈现良好的效果。文中引用《荀子•强国》中“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的记载来证明。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七雄”并争中,秦国灭诸侯,置郡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统一国家,这应该有历史的必然原因。
  B.秦国十分强调法治,要求各级官吏必须知法、依法、执法,并把是否通晓和能否执行法律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
  C.秦国法律和政策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官吏的忠实执行,而各级官吏的忠实执行又依赖于法律对官吏的严格要求。
  D.荀况认为秦国是当时列国中治理得最好的诸侯国,已接近“治之至”的境界,并预料秦始皇不久就能统一天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公民高度认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66.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
  71.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每次都会或者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04%的受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