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综合测评试题(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三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2/7 9:56: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测评(4份)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测评 1 感悟自然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测评 2 科学小品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测评 3 小说(1)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测评 4 古典诗歌(2) Word版含解析.doc

  单元综合测评(一) 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黄山印象
  丰子恺
  ①看山,通常是仰起头来看的。然而黄山不同,常常要低下头去看。因为黄山是群山,登上一个高峰,就可俯瞰群山。这教人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精神为之兴奋,胸襟为之开朗。我在黄山盘桓了十多天,登过紫云峰、立马峰、天都峰、玉屏峰、光明顶、狮子林、眉毛峰等,常常爬到绝顶,有如苏东坡游赤壁的“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②在黄山中,不但要低头看山,还要面面看山。因为方向一改变,山的样子就不同,有时竟完全两样。例如从玉屏峰望天都峰,看见旁边一个峰顶上有一块石头,很像一只松鼠正在向天都峰跳过去的样子,这景致就叫“松鼠跳天都”。然而爬到天都峰上望去,这松鼠却变成了一双鞋子。又如佛掌峰,从某角度望去竟像一个手掌,五根手指很分明。然而峰回路转,这手掌就变成了一个拳头。其他如“罗汉拜观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梦笔生花”“鳌鱼驮金龟”等景致,也都随时改样,变幻无定。如果我是个好事者,不难替这些石山新造出几十个名目来,让导游人增加些讲解资料。然而我没有这种雅兴。
  ③翻山过岭了好几天,最后逶迤下山,到云谷寺投宿。这云谷寺位于群山之间的一个谷中。由此再爬过一个眉毛峰,就可以回到黄山宾馆而结束游程了。我这天傍晚到达云谷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觉得心情和过去几天完全不同。起初想不出其所以然,后来仔细思索,方才明白原因:原来云谷寺位于较低的山谷中,开门见山,而这山高得很,用“万丈”“插云”等词来形容似乎还嫌不够,简直可用“凌霄”“逼天”等字眼。  因此我看山必须仰起头来。古语云“高山仰止”,可见仰起头来看山是正常的,而低下头去看山是异常的。我一到云谷寺就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便是因为在好几天异常之后突然恢复正常的缘故。这时候我觉得异常固然可喜,但是正常更为可爱。我躺在云谷寺宿舍门前的藤椅里,卧看山景,但见一向异常地躺在我脚下的白云,现在正常地浮在我头上了,觉得很自然。它们无心出岫,随意来往;有时冉冉而降,似乎要闯进寺里来访问我的样子。我便想起某古人的诗句“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僧不送迎”。好诗句啊!然而叫我做这山僧,一定闭门不纳,因为白云这东西是很潮湿的。
  ④此外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云谷寺是旧式房子,三开间的楼屋。我们住在楼下左右两间里,中央一间作为客堂;廊下很宽,布设桌椅,可以随意起卧,品茗谈话,饮酒看山,比过去所住的黄山宾馆趣味好得多。黄山宾馆建筑尤为富丽堂皇,同上海的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差不多,也有同上海一样的卫生设备。这些房屋居住起来固然舒服,然而太刻板,太洋化;住得长久了,觉得仿佛关在笼子里。云谷寺就没有这种感觉,不像旅馆,却像人家家里,有亲切温暖之感和自然之趣。因此我一到云谷寺就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云谷寺倘能添置卫生设备,采用些西式建筑的优点;黄山宾馆的建筑倘能采用中国方式,而加西洋设备,使外为中用,那才是我所理想的旅舍。
  ⑤这又使我回想起杭州的一家西菜馆的事,附说在此:此次我游黄山,道经杭州,曾经到一个西菜馆里去吃一餐午饭。这菜馆采用西式的分食办法,但不用刀叉而用中国的筷子。这办法好极。原来中国的合食是不好的办法,各人的唾液都可能由筷子带进菜碗里,拌匀了请大家吃。西洋的分食办法就没有这弊端,很应该采用。然而西洋的刀叉,中国人实在用不惯,我们还是用筷子便当。这西菜馆能采取中西之长,创造新办法,非常合理,很可赞佩。当时我看见座上多半是农民,就恍然大悟:农民最不惯用刀叉,这合理的新办法显然是农民教他们创造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②段开头为过渡句,总结了上段的“低头看山”,又引出下文“面面看山”,写出了黄山高而景致多变幻的特点。
  B.文章第②段叙写“松鼠跳天都”、佛掌峰等景致的随时改样和变幻无定,是为了交代“我”没有给这些景致新造名目的雅兴的原因,表明“我”静观人生的风格。
  C.文章第③段中,作者引用“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僧不送迎”的诗句并赞叹其是“好诗句”,是为了表现自己在云谷寺看云看山获得的“自然”之趣。
  D.文章第④段拿云谷寺的房子与黄山宾馆作对比,是为了表现云谷寺带给“我”的亲切温暖之感和自然之趣,这使“我”一到云谷寺就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
  B [B项,“文章第②段叙写‘松鼠跳天都’、佛掌峰等景致的随时改样和变幻无定”,是为了突出该段的中心句“在黄山中,不但要低头看山,还要面面看山”。]
  2.本文题为“黄山印象”,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通过游览黄山,获得了哪些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这西菜馆能采取中西之长,创造新办法,非常合理,很可赞佩。”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瓦尔登湖(节选)
  亨利•梭罗
  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的时候,它四周完全给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起,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形成一些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通过。形成湖岸的那些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
  ……
  单元综合测评(三) 第三单元 小说(1)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诗意,是所有优秀艺术的共同特征。凡是好的文学作品,无论小说、散文、戏剧等,其本质都是诗,或者说,都是充满诗意的。读完莫美的小小说集——《印象》,我的这种感觉就更加鲜明。我相信,莫美在创作每一篇小小说的时候,一定是作为一首首诗在写的;否则,是难以如此诗意盎然的。
  这种诗意,最直接的感觉是来自他的语言。莫美小小说的语言,以质朴简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见长,不雕饰、不做作、不隐晦,娓娓道来,在舒缓散淡的叙述中,使作品体现出一种诗化的特色,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意境,展现出一种自然天成之美。如《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中的“夕阳西沉,红霞满天”“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压耙带泥”“抽了老黄牛一鞭”等语句反复出现,如同《诗经》的“一叹三唱”,韵味十足。有的本身就是一首诗,如《温海垂钓》中对温海迷人景色的描写:“湖周青山环绕,森林茂密,空气清新,一尘不染。湖水自然澄澈,颜色多变,春湛蓝,夏碧绿,秋斑驳,冬苍翠……”就是一首山水诗。
  这种诗意,骨子里来自作者对历史、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谭谈说:“莫美先生不以人云亦云、芸芸众生眼中的‘美’为审美标准,这种‘莫美’的文学价值追求,值得称道。”像经典名篇《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就饱含着作者对“三农”问题、人的自我认识和觉醒等主题的现实追问和哲学思量,不但深刻,而且显示出“多义多解的长篇气象”。像《温海垂钓》《赵老请客》等,在看似散淡的叙述中,寄寓对政治、社会、人生等的深度思考和表达。这比那种注重情节起伏曲折的写法更见功力。莫美还善于在小小说中巧妙运用象征这种极易产生诗意的手法,如《路》《汉子》等,完全可以当作充满象征意味和哲理思考的散文诗来读。
  这种诗意,得益于对人物的生动塑造。一些小小说作者,受小小说文体限制,往往注重故事的出奇出新、叙述的千回百转,而忽略对人物的塑造。莫美的一些小小说,如《提案》《肝炎专用杯》等,也极尽“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之法,讲究“方寸之内,气象万千”之局,追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情节紧凑多变,引人入胜。但他又以高超的速写技法塑造人物,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性格鲜明的形象,展示人物命运,表达重大命题。《爷爷的芭蕉蔸》的结尾写“我”为解决工作问题,要去找一生都靠弄虚作假而平步青云的邻居——四喜时,“爷爷听见了……铁青着脸,用拐杖敲着我坐的凳脚说:‘谁要去找四喜,就敲断谁的脚杆子!’”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就让一个本真为人、疾恶如仇、痛恨弄虚作假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这种诗意,还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莫美所在的湖南省涟源市一带,是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交融之地,保留了大量奇异习俗,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自然就会成为作品的典型环境之一,也是作品中最富诗意的内容之一。最典型的一处就是《外婆家的杨梅树》中给杨梅树过年的习俗……仿佛是一首对话体民歌,诗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
  莫美以其诗意书写,创作出一大批充满诗意的、艺术精度和思想深度并具的作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节选自梅婷《小小说里的大诗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莫美的小小说,大都借鉴《诗经》“一叹三唱”的写法,反复吟咏某些富有诗意的句子,使作品具有诗化的特色。
  B.莫美的小小说集《印象》于散淡的叙述中寄寓着现实追问和哲学思考,这比他以往注重情节曲折的写法更见功力。
  C.莫美的小小说往往淡化引人入胜的情节,不在故事的出奇出新、叙述的千回百转上下功夫,而是着意塑造人物。
  D.莫美依托家乡的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汲取其中的奇异习俗,使其成为小小说的典型环境以及最富诗意的内容之一。
  D [A项以偏概全。“大都借鉴《诗经》‘一叹三唱’的写法”错。作者只是举例分析莫美的小小说的诗意之美,例如《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中反复出现“夕阳西沉,红霞满天”等语句,如同《诗经》的“一叹三唱”,韵味十足。但并没有说他的小小说大都如此。B项无中生有。“这比他以往注重情节曲折的写法更见功力”错。原文只是将莫美的小小说与别的作家作品注重情节起伏曲折的写法进行比较。C项曲解文意。“往往淡化引人入胜的情节,不在故事的出奇出新、叙述的千回百转上下功夫”错,原文说:莫美的一些小小说……也极尽“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之法,讲究“方寸之内,气象万千”之局,追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情节紧凑多变,引人入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暗用“三段论”的演绎推理法,指出本文评论对象——小小说集《印象》是部充满诗意的好的文学作品。
  B.文章在认真梳理莫美小小说的类型基础上,采用例论法,令人信服地论述本文的中心观点,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
  C.文章中间运用对照式结构,分别从作品语言、人生思考、人物塑造和地域特色四个方面分析莫美小说的盎然诗意。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阐述,高度评价了作家莫美的小小说集《印象》,称其充满诗意兼有艺术精度和思想深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