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得体题——口语和书面语转换
- 资源简介:
约3480字。
高考语言得体题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
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语言得体题都以修改题作为考查形式。考查重点不局限于谦敬辞的运用,而是从更广的层面上考查日常用语交际和特定场合下书面语表达能力。所谓“得体”,一般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本节主要针对语言得体的口语和书面语进行归类演示:
一、语言环境决定着在不同场合使用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
正式场合往往使用书面语,非正式场合使用口语,需注意二者的转换。 双音节词和四字词是比较端庄正式的,而单个字,尤其是动词,以及相当一部分三字词组(如动宾结构)都是不太正式的,又要切忌把谦辞敬辞和书面语混淆起来。
例如:生活中的“隆冬快来了”,用于正式场合,书面语体,就显得过于口语化,可以改为“隆冬将至”。再如,“不撞南墙不回头”太口语了,改为“执着”。口语“想多了”,改为“过虑”;“请再考虑一下”改为“请三思”。
常见转换实例集锦:
①表动作完成或效果
堵住、换掉、躲开、赶上、拿下、遇上
转换:堵住→堵塞;换掉→更换;
躲开→躲避;赶上→正逢(正值) ……
②带词缀“子”“儿”“头”。
管子、房子、桌子、袋子、头儿、花儿、玩儿、老头、上头、年头、念头、
转换:管子→管道;房子→房屋;桌子→课桌(办公桌)……
③带词头“打”的词语等。
打算、打听、打探、打坐、打量、打断
转换:打算→计划;打听→探听 ……
二、不同的文体要求口语和书面语使用的不同。
应用文体主要包括启事,广播稿,通知,公告,倡议书,邀请函,声明,稿件等等。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因而用语也不同。
1、 邀请函中若出现“想请”、“到时候”、“说说”、“事情”、“到来”等等词语,均为口语,不符合邀请函要用书面语的要求,可分别改为“特邀”“届时”“商议”“事宜”“光临”。
又如:某校张贴的通知中的片段:“近日,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现部分未经批准注册成立就假借学校社团名义的学生或社会团体潜入新生寝室,进行宣传招新,并收取20元至100元不等的钱。”中“打着社团的幌子”,过于口语化,改为“以(假借)社团的名义”。
届时本公司叫相关人员负责该活动。“叫”→“责成”或“安排”
2、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或文体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本人为 1601 班学生,于 12 月 20 日乘坐校车时,一不小心,就弄丢了《唐诗三百首》一书。这书是我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如果哪位童鞋拾到,赶快还给我,见面谢谢!
【答案】示例:“一不小心”改为“不慎”;“弄丢了”改为“遗失”;“童鞋”改为“同学”;“赶快还给我”改为“烦请与我联系”;“见面谢谢”改为“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