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闻时评类创意写作示范:“国学”与“骑牛上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13 18:42: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30字。

  新闻时评类创意写作示范
  押题2 “国学”与“骑牛上学”
  【时事聚焦】
  近日,在成都街头出现了一个幼童,背着书包骑在牛背上,穿着长衫的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后,迅速走红网络,“父亲醉心国学让儿子骑牛上学”的话题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这是我们日常内容,我平时去银行、菜市场都是骑驴去。”6月27日,让孩子“骑牛上学”的父亲李里向澎湃新闻表示,自己此举确实是在践行国学文化,并非炒作。
  除了骑牛上学,李里还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使用毛笔、吟诗作对、写诗,“在家里就跟着我们一起住农家院、穿长衫。”李里表示,对于“骑牛上学”,孩子不仅不排斥还“很喜欢”,家人对他的做法也已习以为常,并没有反对。
  【经典时评】
  “骑牛上学”并非国学真谛
  王妇墨
  骑牛与骑驴,只要不违法,不过是一种自由。但把这个方式崇高化,等同于“践行国学”,则未免有些滑稽。鲁迅爱坐小汽车,陈寅恪爱吃面包,生活习惯而已,并未影响他们研究国学。杜甫的好朋友房琯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就模仿春秋战国的典故驾着牛车出来与敌军作战,结果敌军纵火,吓得牛四散奔逃,唐军大败,人畜相杂,死伤无数。这则故事说明:其一,不要盲目拘泥古代;其二,牛是易受惊的动物,安全起见,还是要小心“驾驶”。
  但不可否认的是,像这位父亲的做法,如今却并不鲜见。一些所谓国学培训机构、国学讲师,特别爱在形式上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搬出三叩九拜、戒尺板子等早已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物件,美其名曰“弘扬国学”。
  究其原因,大概是学其形式远比探其内涵真谛的门槛要低得多,成为一些国学爱好者快速入门、国学培训机构打出招牌的捷径。比如灌输三叩九拜,有人问“为什么”,只消说一句“古人如此”,省却多少说理与论证。相比于探讨“《竹书纪年》与《左传》之历史记载异同”“刘知几史学思想谈微”,当然还是穿着长袍马褂、摇头晃脑、背上一整本《弟子规》要容易得多。
  只是国学如果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无异于买椟还珠,甚至会把国学弄成与现代文明相对抗的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