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0字。
对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马鞍山二中当涂分校 芮绍华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文言文教学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语文工作者,我们应怎样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推进新教改的实施,既尊重合理的传统又注重教学的创新,以求找到文言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呢?
下面简要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内容上,字面落实与主题教学轻重合理。字面教学是主题教学的前提、基础,主题教学是字面教学的立足点和归宿。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行之有效的帮助学生过好字面落实这一关。为了引导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文言文知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预习。我认为,古文开放式教学的第一要义是预习。教师在新授之前,必须引导学生读通古文。这里的预习,目的是扫除文字障碍,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和基本内容。把文中不理解的句子画出,以便向老师请教。通过预习,学生便能够很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大体内容,为教师的教学做好准备。这能使学生接触到第一手材料,通过熟读这些思想健康、语言典范的历代名篇,储备较多的语言材料,养成良好而扎实的文言文语感,真正培养起独立阅读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这时要帮助学生疏通字、词、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大困难是句点不断、音读不准、意读不懂,要读懂就得疏通字、词、句。在前面熟悉课文,学生勾划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名言警句以及特殊句式,自学存疑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有的放矢,收效会更好。
二、重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年来诵读被看作学习文言文的传统的重要的方法。古人未必先疏通字词的障碍,字词的意义是从反复诵读乃至“倒背如流”中“悟”出。而今人的作法是先由教师疏通文意,扫清字词障碍,然后串讲,最后归纳中心与写作特点,课后要求学习背诵或熟读。近年来,中学文言文教学发生了这样一些变化:一是普遍重视学生诵读,强调整体阅读,以为这是文言文教改的一条重要经验,未必先疏通文意再分析内容,而应该根据课文难易程序不同采取不同方 法;二是认为文言文初学者最基本的实践是口诵,一般要经过磨口、顺口、上口三个阶段,甚至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迫读”;三是先读准字音和句读,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熟读到背诵。在此基础上 ,以道率文,文道并重,逐步解决疑难问题,最后归纳全文内容和特点也便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