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综合测评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7 9:44: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110字。

  综合测评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出现过。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
  ②当代法国哲学家保罗•里克尔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阈分析了伦理的起源:“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由于它已经是伦理的畏惧,而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害怕,因此所畏惧的危险本身是伦理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伦理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③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就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人类应该有所敬畏。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遵循与敬重,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对与人与生命攸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④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规范并警示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三畏”之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含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⑤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这种追求就是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就是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这种追求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宏气象。
  (选自郭淑新、王建华《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有删改)
  1.下列关于“敬畏伦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敬畏伦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秦汉之际并大约在西汉初年被中国人广泛使用。
  B.敬畏伦理指人类自然形成的用来警示与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C.敬畏伦理中“敬”具有警示界限和自省智慧的特性,故能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
  D.敬畏伦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是在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首先叙述了中国古代经典对伦理的记载,然后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敬畏伦理的概念;第②段进一步引述保罗•里克尔的话,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敬畏伦理的起源。
  B.第③段首先介绍了敬畏感的本质内涵与属性,指出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等,然后深入地论述了人类具有敬畏感的必要性,肯定人类应该有所敬畏。
  C.第④段首先从人类进化角度说明了敬畏伦理的必要性,指出它具有规范并警示人们思想行为等作用,然后引述东西方哲人的言论,进一步说明敬畏的重要性。
  D.第⑤段首先提出了追求和谐与秩序是人性使然的看法,然后借康德和中国哲人言论来解释这种追求,指出这种追求凸显着敬畏伦理,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敬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畏则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
  B.敬畏就是对人类狂妄浅薄、妄自尊大等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或合理规约。
  C.敬畏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等有利于人类发展与社会和谐。
  D.人只有崇奉敬畏伦理,才有敬畏心和人性中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外媒称,中国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此前从没有航天器曾在此着陆过。《纽约时报》1月2日报道,布朗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詹姆斯•黑德说:“这是国际上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历史性一步,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未知区’进行地表探测。”
  报道称,如果任务成功,就可以回答有关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的基本问题。例如,关于月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谜团,而这些谜团反过来又为了解整个太阳系的历史提供了线索。太阳系的早期历史是激烈的,那时,大型天体撞击岩石行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