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训练题(4份)
- 资源简介:
部编版必修上册精品训练第三单元 Word版含解析(4份)
部编版必修上册精品训练 归园田居(其一) Word版含解析.docx
部编版必修上册精品训练 登高 Word版含解析.docx
部编版必修上册精品训练 念奴娇·赤壁怀古 Word版含解析.docx
部编版必修上册精品训练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解析.docx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 高
一、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咏赤壁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①春深锁二乔②。
注①铜雀: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建于邺城。②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曹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曹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
2.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②。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②小乌巾:隐者所戴。《南史•刘岩传》:“岩隐逸不仕,常着缁衣小乌巾。”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园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4.结合“小乌巾”的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5~6题。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李 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
一、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西江月①
苏 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他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⑤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亮,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这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词的结尾,不写野外的景色多么迷人,而是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对野外春晨的景色做了画龙点睛的提示。
D.本词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行香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①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①绿蚁:新酿成还未过滤的酒,上浮微绿泡沫。
3.下面有关本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三句,写秋天的天空无云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国破、家亡、夫丧,且词人转徙江浙,抚今追昔,何等“情伤”。
B.“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承前,说因为时近重阳,衣服要加厚;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情怀酸楚。
C.下阕前三句,写黄昏院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词人酒醒,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
D.下阕最后三句说词人在明月之夜难以入睡,听着由捣衣之声、细微的蛩鸣声和滴漏声组成的婉转优美的交响乐曲,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词人对亲人及往事的无比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