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
- 资源简介:
约6920字。
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成长教育”主题练
一、(2021届镇江市高三10月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首先考生要注意围绕材料的理解进行准确的立意,根据理解材料,主要内容是由“四力”构成: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考生根据以上四力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的立意:眼力即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思力是方法把握和思想的积淀、定力是不为复杂影响的能力、抗压之力是在挫折面前的乐观与激情。以上四力都是考生要立意的角度,都是引导人成才的道理。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
【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