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年高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6 15:38: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8130字。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年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主持人∶樊老师,您领导敦煌研究院运用了最新的技术手段——"数字敦煌",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数字敦煌"的情况及其价值?
  樊锦诗∶说来话长。莫高窟是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处文化遗产,这处遗产连续建了1000年。可是1000年之后,大约有500年没人保护,因此变得破败不堪。1978年,我分管保护工作,着手建档案,这个过程中我看了一些老照片。1908年的照片跟1978年的相比,同样的地方,洞的变化极大,我很受震动。莫高窟里的壁画与彩塑是用土、泥巴、木头、草料及颜料制成的。莫高窟的文物价值很高,材料却十分脆弱,所以保护工作特别重要。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其实很复杂。首先要保护实物。我们先是设法引进各种专业人才,同时建了简单的实验室并添置各种仪器设备。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从抢救性保护逐步发展到科学性保护。所谓科学性保护,就是把文物的材料通通分析一遍。它为什么有"病"?它的机理是什么?退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选择用什么材料去保护。
  还有,我们不能有了"病"才治,要以预防为主,这就需要很多仪器来监测。比如,在洞里设传感器监测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和不好的微生物。另外还有自然环境。万一发洪水会怎样?崖体有没有裂缝?有裂缝的会不会坍塌?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监测数据去分析洞窟有没有恶化,有没有变化,要防患于未然,这就是预防性保护。
  但不管是预防性保护还是科学性保护,都只能延缓文物的衰退,延长它的寿命,改变不了它最终会完全衰竭的命运。因为这些洞窟处在西北恶劣的大自然环境中,它不可能永远保存下去。洞窟总有一天会消失,我们要把洞窟的信息永远保存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去研究它。只要洞窟的信息在,我研究不出来,别人可以接着研究,而且可以永远研究下去。事实上,我们前前后后用了20年,制定了不可移动文物的标准、程序要求,才做出了合格、高清、既不变形也不变色的数字档案。
  数字化对我们的保护工作很有用。比如,过去临摹一幅壁画,把线条摹出来,起稿要占一半多的时间。现在只需提供相关数据,电脑马上就摹出来了,这就省了一半的工作。我们也把数据传到网络上,全球都可以在线看到莫高窟。
  数字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名声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大家都来看,洞窟是承受不住的。人进洞以后呼出的气体会给壁画带来损害,这种损害是肉眼看不见的。要保护,也要发展旅游。二者怎么平衡呢?我们不是已经做了数字化了吗?我们把它做成电影性质的数字资源,把实地参观变成影视展现,我开玩笑说这叫"引蛇出洞",就是我们把洞里的文物放在洞外头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数字化。
  "数字敦煌"实现后,莫高窟的参观模式也变了。我们用了10年,一个洞一个洞地考察研究∶哪些能开,哪些不能开,最低限度多少平方米进多少人,一天最大的游客承载量是多少。研究清楚了,才能真正科学地实现总量控制。我们还实行网上预约,通过多种方式合理管控参观人数。这样一来,旅游和保护的平衡初见成效,那些令我寝食难安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既满足了游客的需要,也实现了文物保护,达到了文物保护与游客需求的平衡和双赢。
  (摘编自凤凰传媒专访《为敦煌续史留史∶樊锦诗与百年敦煌学》)
  材料二∶
  利用现代计算机数字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可以更精准地采集文物的数字信息,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数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处理等,构建出文物的数字模型等来实现对文物最原始的信息保存。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保护方法,数字化保护是安全和长久地保护珍稀文物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文物数字化保护是为传统文物保护提供原始依据,为其修复方案的设计与确定提供决策服务,同时在文物展览方面也可达到让人惊喜的展陈效果。
  在文物的文化传播宣传功能方面,文物数字化保护相对于传统文物保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其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强大的辐射效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文物历史文化传遍世界。同时,文物数字化还可以把文物更深层的内涵展现出来,使公众可以得到更精深的文物文化知识。而数字信息的网络传播及现代软件技术的应用使社会公众愿意主动了解、认识和探索文物,激发和培养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公众保护文物的行动力。
  传统的文物保护,比如文物实物修复、文化遗址复原与重建,需要耗费大量木材、石材等自然资源,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有一定的破坏和浪费。而文物数字化保护虽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但通过数字技术来修复、复原文物,不用消耗林木、石材等自然环保资源,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使用方式也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资源利用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张宝圣《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高窟文物价值之高,与其所用材料之脆弱形成的鲜明对比,给樊锦诗带来了极大震动。
  B.莫高窟文物的保护工作需要按照抢救性保护、科学性保护、预防性保护的方式循序渐进。
  C.有限度地参观,科学地实现游客总人数的控制,就可能达到文物保护与游客需求的双赢。
  D.数字化能使公众突破时空、财力、体力等限制,其强烈的现场感已然超过实物展陈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莫高窟的现状来看,文物实物有可能消亡,但文物的数字档案却可以永远保存下来。
  B.文物保护涉及多种学科与专业技术,综合性强,需要进行细致地研究并付出辛苦劳动。
  C.莫高窟文物处在大自然中不能移动,若是可移动文物,就能放在适宜环境中进行保护。
  D.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文物保护,其效果远超传统文物保护,前者在将来有可能替代后者。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一项是(3分)
  A.法国著名的育碧游戏公司拿出自己制作游戏时对巴黎圣母院全景扫描的1∶1数据资料,帮助完成火灾后的巴黎圣母院修复。
  B.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推出了在线展览"西域历史的记忆",以虚拟展
  厅的形式介绍新疆丰富的历史文物。
  C.山西大同北岳恒山悬空寺,于2019年完成了高精度实景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工作,用
  三维数据资料完整保存了悬空寺的风貌。
  D.山西明长城月亮门倒塌,技术人员通过分析遗址现状的三维数据和文献调研的结构,分
  析确定了其建造形态,实现了其三维重建。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樊锦诗谈话的思路。(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统文物保护相比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重要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子和文段意思,仔细辨别分析,认真推敲。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大地山河①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儿难以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