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40个字。
抓牢“综合性学习”的“契机”
恩施市舞阳中学 潘文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现状的一大革命性冲击。
尽管语文老师们对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深感不满,但对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也有诸多困惑,笔者亦曾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经历,几经摸索探寻,终觉曙光就在前头。却原来“胸中有综合,则处处可综合”。这是我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明白的一点道理。谨以此求教同仁。
湖北省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本是“走进奥运”,这无疑也是组织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好题材,但我总觉得太过“刻意”。在我看来,综合性学习应该是适时,随机,不着痕迹的水到渠成。当我教学这个单元的阅读课文《长城万里行》时,班上有些到过长城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就向同位小声地介绍起来,引起周围的同学也好奇地凑上耳朵。我正准备出言制止,突然,脑际灵光一闪,这不正是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最佳时机吗?我满脸堆笑地大声向全班宣布:“同学们,现在,我们请到过长城的同学向我们介绍一下长城,好不好?”这个提议马上获得全班同学的拥护。待几位同学介绍完后,我又问:关于长城你还想知道什么?当学生思而未决时,我就接着征求:“先让我们走进刘雨田的《长城万里行》,怎么样?”这两节阅读教学课的效果出奇的好。当课快结束时,仍有多数同学不满足,真是机不可失,我以“挑逗”的语气说:“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丰厚的文化内涵,又岂是两节课能解决的呢?除非我们也来一个长城万里行。”当学生充满遗憾时我又突然发问“谁会上网?”聪明的学生马上明白了我的意图,纷纷举起了手。我接着说:“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上网查关于长城的资料。”趁同学们正高兴时,我接着问“你们想知道长城哪些方面的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学生什么都想知道。我就说,关于长城的知识太多了,靠一己之力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收获,不如让我们合作,几个人一个小组,将要查阅的资料分成几类,分头查阅,再集中交流,共享成果怎样?学生们很快地组成了几个自愿合作小组,各小组也很快地确定了课题。学生们的劲头足,我也很高